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全国“抢人”转向拼创新和拼服务
具体来说,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五一假期期间,国内文旅产业呈现出复苏迹象。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多地政府纷纷推出“组合拳”,包括《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旅游市场,并推进文化和旅游企业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同时,各地还在文旅产业建设上不吝投入,例如今年来浙江、福建、湖北、山西等多个目的地公布文旅投融资项目和金额,总项目达“422+”,投资总额近2万亿。政策大力扶持、基建建设提速、财政金融政策并举、加快市场融资,成为今年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磅举措。
然而,相比于供应侧改革,需求侧也是重中之重。地方文旅经济想要快速升温,从全国各地“抢人”非常关键。从“五一”各地游客接待状况、相关产业营收等方面来看,部分传统旅游目的地相对沉寂,虽然当地官方很快辟谣,但背后也反映出公众的某种微妙情绪。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进的网红地区因为各种原因火起来了。据某在线旅游平台大数据显示,淄博、连云港、徐州、泰安、上饶、嘉兴、秦皇岛、烟台、威海、金华等新兴目的地跻身“五一”前十大新兴目的地。多地文旅部门更是组团前往淄博,或考察当地发展经验,或现场向游客展示本地特色产品揽客,从而带动新兴网红地的“组团式发展”。
从“五一”新兴网红旅游地的共同发展经验来看,首先要挖掘当地人文风情特色,融入创意“造节”上下功夫。比如洛阳汉服模式、西安旅游历史文化模式、潍坊风筝节创意模式、云南泼水节狂欢模式、淄博烧烤节模式等,这些新的旅游活动和模式,更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变的需求,让年轻人更加喜欢。在创新之外,弥补以往文旅产业存在的服务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成为新型网红地吸引游客的又一法宝。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对餐饮、住宿服务业进行价格调控,避免过度涨价,并提高了服务质量标准,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文化服务方面,当地政府和民众也体现出了对于文旅产业长期投入的理念,以实惠的价格和实在的服务赢得游客们的认同,并为扩大当地文旅品牌影响力、带动后续更多客源奠定基础。
随着国人消费权利意识的增强,对品质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地文旅产业竞争须从以往的拼资源模式转向拼创新和拼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类似于这样的新兴旅游目的地越多,我国文旅产业的多样性、创新性就更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