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买菜上线:刘强东没有放弃生鲜电商
1、京东到家上线京东买菜频道
不安分的京东,又要重操旧业了。
2月21日,京东到家平台在首页上线“京东买菜”频道。点进该频道可以看到,其主要商品分类为时令水果、新鲜蔬菜、肉禽蛋、海鲜水产、火锅和预制菜等。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买菜并没有采取自营模式,而是平台化运作。比如山姆会员店、叮咚买菜、百果园都有入驻京东买菜,你甚至可以在上面买到自家附近菜市场的菜。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生鲜门店入驻京东到家不收取任何佣金,而以前最低的入驻佣金标准是10%。可以看到为了吸引商家,京东给出了很有诚意的优惠力度。
此外,从天眼查APP可以看到,京东旗下子公司已申请了“京东买菜”商标,分类涉及运输贮藏、饲料种籽等。据业内人士透露,京东近期正在测试前置仓模型。
线上买菜,是互联网巨头们都想掺一脚的业务。此前京东就已推出过两个买菜相关的业务,即走社区团购模式的京喜拼拼,和走仓店一体化模式的七鲜。
京喜拼拼是京东在下沉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于2021年杀入社区团购这个已经拥挤不堪的赛道。其结果是以失败告终,于2022年6月裁撤京喜事业群,连刘强东都放话:“要仔细回顾,吸取教训”。
与京喜拼拼相比,七鲜的历史更久,诞生于2017年,是京东对标阿里盒马的产物,也是京东全渠道零售的排头兵。不过目前七鲜的门店规模和营收情况并不如盒马,去年关闭了长沙、西安等地的10多家门店,可以说是不温不火。
所以,京东现在上线京东买菜,是想借助另一种模式重振买菜业务。早在七鲜成立时刘强东曾说:“生鲜电商的模式、运营和传统电商业务完全不一样,涉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由最高决策者亲力亲为,独立运营才能成功”。
这么多年过去,刘强东依然没有放弃生鲜电商。
2、选择哪种模式,是个问题
目前,主流的生鲜电商分为两种模式:前置仓和仓店一体。
前置仓,就是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建立仓储点,如果把配送员比作战斗机,那么前置仓就是他们的“航母”。前置仓的优势在于可以缩小单个门店面积,坪效最大化,并且配送效率较高,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快”的需求。
不过,由于仓储点较多、没有门店引流,前置仓的租金成本和拉新成本都很高。仓储面积的限制使得SKU数量有限,一般只有1000多个。而且由于获客成本高,前置仓模式很难往二线及以下城市推广。
仓店一体则是以门店为中心,门店既是小型“生鲜超市”,又是线上配送的仓储中心,可以服务周边3公里以内的用户,消费者既可以到店消费,也可以选择在其APP下单后送货到家。
仓店一体的优势很明显:丰富的消费场景和较多的SKU(3000以上)。同时其劣势也相当明显:门店陈列所导致的高损耗率、线上支付导致的线下推广受阻、高客单价导致的受众范围局限。
从京东过往的尝试来看,在这两种模式上京东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京东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种模式:平台到家。
从本质上看,京东买菜就是在用即时零售的模式做生鲜电商,这种模式的好处有三:
第一,抢占用户心智,利用现成的门店建立消费者是使用习惯,增加入口的流量。
第二,最大化发挥京东的物流优势,也就是达达的配送团队,整合业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当平台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完成试错后,可以顺势推出自营,降低试错成本。
纵观当前行业中的生鲜电商,几乎都是在不断开店、关店中反复试错的,甚至某些品牌的盈利,都是靠关掉亏损门店达成的。不管是前置仓还是仓店一体,都是重资产模式,需要大量投入,风险实在过高。
而利用平台模式试水,视情况加码自营,未尝不是一条可行路线。毕竟现在京东手中能用来试错的“闲钱”,已经着实不多了。
3、生鲜电商活过来了
回首过去三年,生鲜电商获得了难得的机遇,也迎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疫情的到来使消费者的线上消费需求大大增加,商品经常供不应求,给了生鲜电商喘息的机会。不时需要“宅家”的场景,也让用户养成了网上下单的消费习惯,节约了商家的教育成本。
但另一方面,疫情的管控也对生鲜电商的供应链带来了挑战。在运输环节,因全国各地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不一,导致司机上下高速的时间被拉长,这在拉高运输成本的同时,也让生鲜的损耗成本增加。
2022年,生鲜电商巨头每日优鲜先是关闭了一大批门店,接着又关停了极速达业务,然后由于负债累累开始变卖资产。曾经的生鲜电商第一股,成了摔得最惨的头部玩家。
的确,严峻的环境往往更能考验经营者的能力,最终能活下来的,都是有实力的选手。2022和2023年交替之际,盒马、叮咚买菜两大生鲜电商巨头相继宣布盈利,给行业吹来了一股春风。作为仓店一体和前置仓模式的标杆企业,他们的盈利为其他玩家带来了希望。
吃饭是人最大的刚需,围绕吃这个点总是有很多商业故事可讲。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互联网买菜并不是所谓的伪需求,只是用户的筛选和适应需要时间。要知道,生鲜电商并不是对菜市场的颠覆,而是给了消费者另一种选择。
如今,消费者们对生鲜电商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品牌中也有了成功案例供后人借鉴,可以说行业已经到了复苏的时候。
京东不是第一个重新捡起生鲜电商的巨头,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浴火重生的生鲜电商,还有很多新故事可讲。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