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打出自救组合拳:何小鹏大权独揽,创始团队重回一线,股价大涨50%

商界观察
2022-12-02

制造业难免起起伏伏,但调整是为了中长期,而不是短期动作变形。

 

这是何小鹏在新一季财报交出后,开门见山回答分析师提问的第一句话。

 

而且与之相关的是,一场小鹏汽车自救式的自我革新已经开始了。与第三季财报一同披露的有三大方面:

 

第一,何小鹏回归一线,明确减少其他生态企业参与,聚焦小鹏汽车方方面面。第二,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辞任董事会职务,专注产品。第三,小鹏汽车经营方法做出重大转变,强调直面用户和需求

 

而更早之前,小鹏内部还完成了组织架构重大调整,成立战略、产品规划、技术规划、产销、OTA等五大委员会,并建立E、F、H三个产品平台。

 

随着相关措施的公布,市场也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小鹏股价猛涨近50%——在一份不算亮眼的财报发布后。

 

 

这种反馈自然能说明很多问题,但最核心的有且只有一个:

 

市场认可小鹏汽车做出的转变,而且也都认为小鹏汽车到了“非变不可”的关键阶段。

 

小鹏交出了怎样的业绩?

 

小鹏汽车之所以非变不可,与业绩财绩密切相关。

 

我们从纵向(与自己比)和横向(与友商比)两个层面来看小鹏汽车2022年Q3的业绩。

 

总交付量29570辆,同比上涨15.2%,环比下降14.1%。

 

 

营收方面,三季度小鹏汽车总营收为68.2亿元,同比上涨19.2,环比下跌8.2%。

 

 

可以看出,与自身历史数据相比,小鹏汽车无论在交付量还是营收,虽然同比还在涨,但环比数据反映的趋势,也非常直接。

 

经营利润方面,小鹏汽车三季度净亏损23.8亿元,比二季度稍有收窄。

 

 

但亏损的收窄,并不是因为毛利率的改善。小鹏汽车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3%,与上一季度持平。亏损收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季度的销量下滑所致——卖的少了,所以亏得也更少一点。

 

这几乎是所有新势力相同的现状。目前较为直观地计算,三季度蔚来卖一辆亏13万,而小鹏则是卖一辆亏8万左右。

 

之前小鹏汽车在毛利率水平方面展现出更好的控制力,但这一季度里,小鹏汽车与其他友商相比,没能保持增长势头,三季度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

 

 

业绩的核心是销量,曾经的销冠小鹏,今年失了节奏感。

 

爆款车型P7之后,新车型P5未能进一步引爆市场,而备受期望的G9车型,一边面临外部强敌,另一边还无法马上撑起场面。

 

在分析师会议上,对于G9的销量,目前小鹏管理层也不敢给出准确数据预期,但有两点坚信:

 

一是小鹏G9会成为30万以上价位的纯电SUV前三车型。二是小鹏汽车的整体销量,会在12月重新回到月交付破万的正轨上。

 

即便如此,相比小鹏在之前的高歌猛进,这种预期多少相形见绌。

 

在外部,有人甚至用2019年末的蔚来,类比2022年末的小鹏。

 

当然,二者面临的问题还不相同。蔚来当时是交付不了,小鹏现在则面临营和销的挑战。

 

 

这种挑战,没有人比何小鹏更了解,这也是为什么他大刀阔斧调整的核心原因。

 

他要重回炮火一线,他要让公司重新具备产品和用户竞争力,他要带小鹏汽车走出当前的困境。

 

何小鹏怎么看、怎么做?

 

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何小鹏对于主要业绩情况、投资人提问、改革方向等等都做了详细解答说明。

 

对于业绩,何小鹏坦承,在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道路上,小鹏正在经历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为此内部最近做了深入的战略复盘和组织架构调整。

 

但小鹏依然相信,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竞赛,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并且综合能力优秀,在硬件和软件都能取得大规模收入的强者,才能最终在长跑中胜出。

 

对于经营方法调整,何小鹏认为这次问题暴露得很彻底。

 

 

他说品牌营销组织上,过去的时间里小鹏营销团队对于的思考更多,但以后需要对于营、销和服务,同时开展更多的创新的打法。

 

何小鹏透露,会在销售的方面下降费用,在营销和服务上提高投入

 

此外,营销上还会有组织调整,即人事变动和吸纳,引入更多产品营销上的社会上的优秀人才,重新制定有攻有防的策略,以更好满足产品矩阵,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最后,何小鹏还强调了,小鹏汽车会有更清晰的定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战略战术,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

 

 

所以小鹏汽车会有怎样更清晰的定位?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智能驾驶,并且要成为所有车型的标配。

 

何小鹏说,接下来所有小鹏车型,都会围绕“标配智能驾驶”展开战略规划,去构造全新的科技能力,然后不断把科技能力的准入门槛和成本降低。

 

更直白来说,小鹏是希望车主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体验到智能驾驶能力。

 

目前,在智能驾驶的竞速中,小鹏处于第一梯队,但依然需要车主一次性花费3.6万元——这种付费订阅模式也是目前行业通用方式,特斯拉FSD需要6.4万,蔚来NAD也有按月收费模式,但随着智能驾驶成为核心卖点之一,卷王如理想、长城-毫末、集度等玩家,开始以标配方式提供。

 

 

而对于智能驾驶来说,用的人越多,数据和反馈越多,越利于技术迭代。互联网时代大行其道的免费模式,开始冲击智能车市场。

 

最后,在一系列调整变革中,围绕组织和人事的变革最受关注。

 

在第三季财报披露后,小鹏董事会还有两大重要变化。

 

一是何小鹏减少“生态链”精力,大幅减少个人在生态企业的直接参与度,把更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小鹏汽车本身。

 

二是联合创始人夏珩辞去董事会的执行董事职务,目的是把工作精力更加聚焦于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调整之后,小鹏汽车的董事会,已无何小鹏之外的高管人员——顾宏地和何涛都已于更早时候辞任退出。

 

小鹏汽车现有董事会成员董事会成员包括:

 

 

执行董事只有何小鹏一人,非执行董事则基本是小鹏创业时期入股的VC大佬,独董也基本都是何小鹏的朋友。

 

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何小鹏在这次调整中,完成了自身集权的加强。

 

这似乎也是对外界之前“小鹏自由过了火”的回应。但小鹏汽车此时,确实需要马斯克之于特斯拉、李想之于理想一样的权责,需要更加聚集、更加专注——务实大过务虚。

 

小鹏多线自救,还做了什么?

 

最后的最后,小鹏汽车的一系列措施,也可以完整梳理出中轴线索了。

 

首先是经营方法和思路上。之前的小鹏汽车更多以科技、智能为主要标签,突出自身技术的领先性。

 

现在在保持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产品功能形态、营销策略、客户服务上要更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技术宅”小鹏,要抬头看市场风向,向理想蔚来学习了。

 

 

而与营销策略相匹配的产品研发层面,何小鹏明确了以后要走更加清晰的产品平台矩阵的路线。

 

研发层面,聚焦做新的三电引擎、动力、整车平台和智能平台。然后,通过车型大矩阵产品,端到端把三块引擎在不同车型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样的策略与小鹏不久前刚刚进行的组织架构大调整一一对应。

 

就在10月底,小鹏汽车发布全员邮件,宣告了一次全面且彻底的组织架构调整,主要是成立五大委员会。

 

战略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并对品牌战略、业务规划、产品规划和技术规划的制定、分解、修订、调整等进行决策,何小鹏担任委员会主任。

产规委员会:根据企业战略和客户需求,负责产品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何小鹏担任委员会主任。

技术规划委员会:根据企业战略、市场需求和产品战略,负责技术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何小鹏担任委员会主任,何涛(联合创始人)担任委员会副主任。

产销平衡委员会:负责制定供应商策略,根据产能和销售情况,负责产销平衡 (含物流) 的相关规划制定。何涛担任委员会主任。

OTA 委员会:负责 OTA 业务的重大目标制定和管理决策,陈永海(互联网业务副总裁)担任委员会主任,矫青春担任委员会副主任。

 

此外,小鹏汽车还计划建立虚拟的三个产品矩阵组织:E 平台产品矩阵,负责横向 E 车型产品平台,负责人廖清红;F 平台产品矩阵,负责横向 F 车型产品平台,负责人夏珩;H 平台产品矩阵,负责横向 H 车型产品平台,负责人矫青春,三人均向何小鹏汇报。

 

 

昨天刚刚公布的“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职务变动,辞去董事会职务,专注产品”,也可以认为是这一轮组织架构大调整的延续,或者可以说是最大的调整。

 

而对于小鹏目前的颓势,何小鹏有信心带队重回正轨。

 

他说正在研发的下一代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产品XNGP,将成为智能辅助驾驶软件真正开始成为高频、刚需产品的拐点。而且很欣喜地看到目前G9的订单中有相当高比例的用户在XNGP尚未OTA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支持XNGP的Max版本。

 

 

何小鹏相信“智能科技”的标签,不仅能帮助小鹏汽车出发时与众不同,也能真正成为危机时刻的拐点。

 

小鹏汽车不会出让“智能”的标签,小鹏汽车还要加强“智能”的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