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大涨47%,小鹏汽车仍在过冬
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造车新势力龙头小鹏汽车刷屏金融市场。
11月30日,小鹏汽车(美股)股价大涨47.28%,市值一夜飙升29.9亿美元,约合211亿元。若在A股,这种涨幅相当于4个涨停板。
受小鹏汽车推出限时保价政策影响,资金做多意愿强烈。有分析认为,因公司销量不佳,小鹏汽车拟通过这个新策略提振消费者购车意愿。
虽然小鹏汽车短期内股价大幅反弹,公司却仍处于过冬状态:业绩难以扭亏为盈,且目前是造车新势力中销售目标完成率最低的一家车企。
在经营成本上涨背景下,小鹏汽车需要卖更多的车改善盈利。但是,此前热门的小P7车型难以再扛起大梁,而新推出的小鹏G9车型销量一般。
昔日明星车企正在失去光环。
卖一辆车亏超6.8万
在一次公开采访中,有人问何小鹏,“你和马斯克的差距有多大?”,他自信地回复道,“我们没有什么差距”。
在选择二次创业时,何小鹏可能在心中树立了目标,他想再次“证明自己”。不过,梦想与现实是有区别的。
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年,也是一个转折点。
那一年,苦等16年的特斯拉首次盈利约50.92亿元。此后,特斯拉又在2021年、2022前三季度分别盈利约389.8亿元、232.5亿元。
像特斯拉一样实现盈利,是小鹏汽车们的理想。自2020年上市以来,小鹏汽车一直是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2亿、-48.63亿、-67.78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销量约为9.85万辆,按同期亏损金额估算,该公司每卖一辆车将亏损约6.88万元。
据了解,上游原材料涨价、持续投入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是导致造车新势力亏损的主因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近两年,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涨幅超过9倍。另一组数据显示,2020-2022前三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分别合计超过98亿元、131亿元。
小鹏汽车若要实现盈利,需要通过模效应覆盖成本。进入2022年下半年后,该公司销量数据低迷,经营成本在上升却没有对等的销量来支撑,使其深陷亏损泥潭。
销量目标完成率垫底
2022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前五分别是小鹏、哪吒、理想、零跑、蔚来,销量分别约为6.89万辆、6.31万辆、6万辆、5.19万辆、5.08万辆,小鹏排名第一。
进入下半年后,二线造车新势力强势崛起,哪吒反超小鹏“摘冠”,零跑反超蔚来上升至第四。
2022年1月-10月数据显示,小鹏汽车销量为10.37万辆,已退居第二位。今年,它的销量目标是25万辆,前10月销量目标完成率仅为41.48%,同期哪吒、零跑、蔚来、理想的销量目标完成率均超过57%。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的销量目标完成率排名垫底。
小鹏汽车最新表示,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在2万辆-2.1万辆。按此测算,小鹏汽车全年销量或在12.5万辆以下,意味着最多只能完成2022年销售目标的一半。
过去,小鹏汽车实现销量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能运动型轿车小鹏P7热卖。
资料显示,小鹏P7车于2020年4月份上市,售价在24万-43万元,主要竞争对手是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3等。
上市2年多时间,小鹏P7的“红利期”接近尾声,加上其它新车型进入,它难以再扛起大梁。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小鹏P7的交付量为16776辆,较2021年同期的19731辆減少15%。
为了提振销量,小鹏汽车试图往高端领域进军。
今年9月下旬,小鹏汽车推出的G9正式上市,售价超过30万元,何小鹏称“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
可是,G9上市不顺,遭到消费者吐槽。有消费者在投诉时表示,“这时试驾过车辆,觉得G9这款车并没有宣传中好,UI界面差,空间太小,空气悬挂感觉一般 ”
有观点认为,消费者的吐槽暴露出小鹏汽车内部技术、产品、营销部门联动性差。在10月21日晚,小鹏汽车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全面组织架构调整。网传,在大会上,何小鹏一度哽咽。
我们关注到,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称,“小鹏G9的销量贡献将带动公司销量走出10月份的低谷”。
从销量数据看,今年9月和10月,小鹏G9的销量分别只有184辆和623辆,合计销量仅为807辆。
小鹏G9能否取代小鹏P7成为新的主力产品?还有待观察。
为了提振消费者购车意愿,小鹏汽车于昨日推出了限时保价政策,大意是消费者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将持续享受2022年新能源补贴。
从股价走势看,市场对这种做法是认可的。当然,短期刺激能否使得销量持续增长,最终得用数据说话。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2022年是极特别的一年,小鹏、理想、蔚来在二级市场均出现大幅调整,零跑上市首日快速破发。
现在,特斯拉祭出降价“大招”、传统燃油车企纷纷转型并抢占新能源市场,小鹏汽车们的挑战越来越大了。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