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站台!无人驾驶大涨,万亿市场中有哪些机会?
来源丨星空财富(ID:xingkongcaifu1)
作者丨星空下的烤包子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过,但笔者多么希望在某些领域少劳动、甚至是不劳动。
就比如开车,解放双手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一天,貌似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五一前两天,正在与疫情作对抗的背景发放了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率先给无人驾驶松绑。其中,百度成为首批获准企业。要知道,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将在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公开道路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首批投入10辆车,后续再视实际情况追加。(补充一句,截至2021年第4季度,萝卜快跑载人订单量已达21.3万单)
李大佬也亲自为无人驾驶站台。确实,安全性是除了技术的成熟度外,无人驾驶推广中最大的“拦路虎”。
无独有偶,广州也开始提供自动驾驶载客测试,自动驾驶巴士为L4级别(高度自动驾驶)。
政策利好叠加技术逐渐成熟,资本市场也迎来一片欢腾。无人驾驶板块在节前最后三天一共涨了接近8%,股民在纠结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选择中,选择了前者。
所以,在无人驾驶领域停滞了许久后,解放双手的那一天真的要到来了吗?在这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里,又有哪些机会等着普通投资者去挖掘呢?笔者带你走进这个市场。
没有蛰伏、就没有绽放
聊到自动驾驶,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它的分类,L0-L5一共六级,每一级界限清晰,也算是给下文做个铺垫。
自动驾驶发展到今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是读史使人明智,回溯自动驾驶走过的路,一路上的荆棘与勘探,只有赛道上的玩家自己知道。
时间回到北京奥运会开完后的2009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为了促进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发展,以竞赛为切入点,激发玩家们的创新潜力。谷歌那一年正式成立了自动驾驶项目,力争做那个“吃螃蟹”的人。
再之后,Uber、特斯拉也都被这个行业的美好前(钱)景所吸引,传统车企也纷纷下场收购科技公司,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当无数玩家带着资本和理想,一窝蜂进入一条技术尚不成熟的赛道时,就很容易出现泡沫,尤其是一直被人诟病的安全问题发生时(比如2018年Uber测试过程中出现致命事故),玩家们的舆论压力陡增,自动驾驶陷入低潮。
但这终归只是黎明前的黑暗。随着最近自动驾驶圈的利好不断放出,比如中美两国的有关部门正在为自动驾驶车辆正式上路打开政策之门,比如德国去年为奔驰S级车辆有条件地放行L3,这对于技术的不断迭代无疑是利好。
什么细分赛道,值得关注?
打开自动驾驶的产业链,你会发现产业链上游包括感知层、执行层、判断层与网联层四个层次。感知、执行和判断为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要素,网联则是车路协同的重要方式。
产业链中游包括整车厂、自动驾驶技术玩家等等。下游则是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
这么多玩家齐聚一堂,整个市场的规模也小不了。据机构预测,去年的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大概是70亿美元。到了2040年,无人驾驶销量将达2100万辆,L4、L5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将有望达到50%。
这么大的市场,究竟有什么细分赛道值得关注呢?
要登场的细分赛道必须是激光雷达(位于自动驾驶产业链的感知层),作为自动驾驶进阶的主要硬件。相较于毫米波雷达,凭借着分辨率更高、稳定性更好、三维数据也更可靠等一系列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下游玩家(比如造车新势力)应用。
而曾经被诟病的成本较高问题(目前激光雷达中的发射与接收模组仍占据了过半成本),也随着华为、大疆等玩家的不断入局,开启了国产替代的浪潮,拉动激光雷达成本降至万元以内。
去年也被称为激光雷达的元年,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超过70%的年复合增长率,难道不值得期待吗?
引发蝴蝶效应
自动驾驶的逐渐落地,或许将引发“蝴蝶效应”。举个栗子,自动驾驶解放了驾驶员的双手,同时也将间接刺激整个车机生态的活力。
笔者记得在Model S Plaid的发布会现场,马狂人用车机演示了一把《赛博朋克2077》,同时还萌生了把整个Steam库搬到特斯拉上去的想法。到那时,L4/L5汽车或许成为拉动娱乐消费的重要驱动力。
而这只蝴蝶本身,也已经成为各国竞相争取的对象。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