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政治经济因素的昂贵官司背后,中国企业家们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丨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作者丨冯仑风马牛
点击阅读原文
01、我的目标是让企业成为世界500强
2002年的一天,站在慈兴集团的厂房内,面对前来进行实地调查的中美律师,慈兴集团创始人胡先根豪情满怀地说出了自己的壮志:「我的目标是让企业成为世界500强。」 胡先根的话让在场的金诚同达年轻的中国律师彭俊心潮澎湃,在那个简陋的厂房里,他看到了一位企业家的梦想和格局。
但一同前来实地调查的美国德凯律师事务所律师布鲁斯(Bruce)对此却不置可否。
2002年,只有11家中国企业入选世界500强,进入此名单的中国企业都是大型央企,排名最靠前的是国家电网,位列榜单第60名,其次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位列榜单第81名。
世界500强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6家为美国公司。而慈兴集团由乡镇企业脱胎而来,在当时的情境下,与500强公司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慈兴集团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主要生产轴承产品。
1975年,横河镇相士地村将村办企业旭光五金厂改为旭光汽车配件厂,胡先根、胡纪强等18人作为厂内骨干,逐步熟识、理解轴承。1984年,年营收不过2万元的旭光汽车配件厂决定以6年支付100万元为条件,与上海轴承技术研究所签署技术联营协议,胡先根正是去签订协议的人。
与科研单位的合作让这个村办小厂生机旺盛:1985年收入同比增长335%。这也成为慈兴集团乃至整个横河镇轴承产业群的来源。 横河镇轴承产业群是浙江省在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块状经济代表之一。
作为典型的乡镇企业,在21世纪初,慈兴集团的生产线远没有今天先进,管理也相对初级,厂房内不乏工人们一边抽烟一边干活的场景。 作为一名熟悉美国公司和产业现代化程度的美国人,布鲁斯很难相信眼前的这家小厂未来能跻身世界500强。而且在此之前,布鲁斯还代理过德国轴承生产商的反倾销案,他深知此时的慈兴与装备整肃的德国生产企业存在着巨大差距。 将胡先根和彭俊、布鲁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起美国对中国球轴承(指用钢球作为滚动体的滚动轴承)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2002年2月13日,根据美国托林顿轴承公司等四家公司的申请,美国轴承协会以中国轴承用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美国市场销售为由,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中国球轴承启动反倾销调查。
轴承(bearing)被称为机械的关节,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看似不起眼,却是从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到机器人、汽车等机械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零部件。
中国的轴承产业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一批乡镇企业中起步。之后,部分企业顺应市场需求,研发产品、搭建产线,渐成气候,轴承产业开始相对集中,慈兴、万向等公司开始冒头。80年代末,部分轴承企业意识到国外对轴承的需求量很大,着手进军国际市场。慈兴便是在1987年5月开发了国外急需的180901A型轴承,并设计安装了一条出口产品生产流水线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的。此后,伴随国家不断松绑对外贸易经营权,中国轴承产品出海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不过,在2000年之前,除了1986年美国对中国的圆锥滚子轴承提起反倾销调查,中国轴承产业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并不多。
然而,随着中国轴承产业逐步进行技术升级,开始进入高精尖轴承领域,引发了国外产业的更多关注,在2000年之后短短两年间,中国轴承产业连续遭遇来自阿根廷、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其中,2002年美国发起的球轴承反倾销调查是中国正式加入WTO后美国对中国产业提起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同年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决定立案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中国28个省市253家轴承企业,涉及3亿多美元的出口值,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因此备受关注。彼时,中国球轴承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5%,一旦败诉,美国市场恐将失守,而且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连锁调查。2月27日,在得知申请人提起反倾销调查后的第一时间,中国80多家主要的轴承制造商、出口商云集杭州,与有多年应对反倾销调查经验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一起紧急商讨应对策略。
入世前后,反倾销在中国仍是陌生字眼,对于外国政府发起的调查,许多中国企业的第一反应是躲避和退让。相关案例不胜枚举:1997年,印度对中国冶金焦炭发起反倾销调查,由于认知不深,相关企业放弃应诉,丢掉了印度市场;2004年,美国对中国暖水虾发起反倾销调查,许多中国企业以为反倾销应诉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抱着吃大锅饭的心态等待政府出面解决,结果到美国商务部回收调查A卷的最后期限,全国只有50余家企业填答了A卷,大部分企业选择不应诉,放弃了美国市场,有的企业在最后时刻才仓促上阵,连营业执照过期、错译公司名字等低级错误都出现了,官司未打先出局。
轴承行业同样如此,面对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应诉的决心和勇气。即便参加了应诉会,最后也有近30家企业选择放弃应诉。 慈兴是决定应诉的企业之一。做出这个决定十分不易,慈兴内部为此掀起惊涛骇浪,胡先根甚至一度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当时的慈兴还是家族企业,得知遭遇反倾销调查后,多数股东主张放弃应诉,只有胡先根坚决应诉。双方无法达成统一,最后,家族内其他人选择退股保平安,只剩胡先根孤身奋战。
甘愿顶住家族压力也要应诉,胡先根的勇猛里是一位企业家的远见和洞察:基于对国际市场的认知,胡先根隐隐察觉到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不全是挑战,也有机会可寻。 梳理相关信息能够发现,美国对中国球轴承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只是其组合拳的一部分。在对中国球轴承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前,美国已经对日本和欧洲的轴承产业发起了类似调查,美国产业借反倾销调查对全球轴承布局进行重新洗牌的意图明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技术含量更高、国际市场需求也更大的精密轴承、特型轴承、微型轴承的生产,主要由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主导,中国轴承打的是物美价廉牌,市场竞争力有限。但是随着技术不断升级,中国轴承逐渐从原先的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渗透。 此时的慈兴已经切入高精尖市场,在美国已经对日本、欧洲的轴承企业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背景下,慈兴如果能在应诉后获得低税率,叠加原有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其在美国乃至国际市场的份额和竞争力无疑将进一步扩大。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商机,正因如此,除了肉眼可见的风险,胡先根看到的还有借此成为全球轴承产业头部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可能性。
不应诉也许仍有活路,但很难成为一家更优秀的企业。
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胡先根的视野和思维都足够开阔。 胡先根能赌对吗? 球轴承反倾销案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中国企业屡次陷入危险境地。2002年4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中国出口的球轴承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2002年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做出初裁:浙江皮尔公司的反倾销税率为2.39%,万向集团为39.93%,慈兴集团为32.69%,其他应诉企业的平均税率为22.99%,未应诉的中国其他公司则实行59.3%的税率。 初裁结果出来后,慈兴集团和万向集团的代理律师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倾销幅度计算信息中发现了计算错误,初裁结果因此进行了更正:慈兴集团的反倾销税率从原来的32.69%改为2.32%,万向集团的从原来的39.93%改为2.5%,其他应诉企业税率降为2.41%,对于未应诉的中国其他公司仍实行59.3%的反倾销税率。 更好的消息在2003年4月3日传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认定中国出口的球轴承没有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至此,历时一年多的反倾销调查以无损害结案,积极应诉的中国企业毫发无伤地渡过了这次危机,也因此收获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胡先根赌对了。赢了反倾销案后,保住美国市场的慈兴发展提速。2003年,胡先根名列中国400富人榜第132名,如今慈兴也早已成为行业龙头。 时隔多年,当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彭俊如今已经成了金诚同达合伙人,回忆往昔,彭俊对胡先根说出的那句「我的目标是让企业成为世界500强」记忆犹新。 胡先根的不畏困难、不惧挑战显露出,在中国加入WTO初期,一批接触了国际市场的企业家已经开始觉醒,对风险与商机之间关系的敏锐判断力逐渐形成:进行国际贸易时,进口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既是挑战,也可能转化为机遇。 火种已经悄然埋下,而中国企业家攀登高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2、绝对不能颠倒黑白,善恶不分
在胡先根顶着家族压力孤身应对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另一位企业家正在酝酿一场更为直接的反击:2002年4月,来自中国福建的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耀」)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递交诉状,起诉美国商务部在确定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时采取了错误的计算方法。
中国企业在美国「民告官」?福耀的举动引发了国内外关注。 2001年3月27日,美国商务部应美国PPG公司、Safelite公司和Apogee公司申请,对中国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奔迅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以及皮尔金顿集团(代表下属的桂林、武汉、长春等分公司)参加了应诉。 起诉方之一美国PPG公司始建于1883年,总部设在美国匹兹堡市,是大型涂料和特种材料供应商,连续多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称羡的化学品公司。与之相比,福耀是一家十分年轻的公司。
1977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曹德旺决定和明溪县二轻局采购员吴异璜、明溪农场林庶乎这两位好友办一个乡镇企业——高山玻璃厂。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工厂,并于1985年将主业转向汽车玻璃。
198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曹德旺扩大经营规模,兴建中外合资福建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很快,福耀汽车玻璃的产量和品牌在国内乡镇企业中独树一帜。
1989年,福耀开始向香港配件市场出口汽车玻璃;同年7月,向广州标致出售汽车玻璃,业务拓展至配套汽车玻璃市场。两年后,福耀向加拿大TCG International Inc.出口汽车玻璃,业务正式拓展至发达国家的汽车配件市场。
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上市后,福耀国际化进程提速:一方面与国际汽车玻璃龙头企业法国圣戈班合资建厂,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经验;另一方面到美国成立公司,负责汽车玻璃销售,加速海外扩张,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也就是在此时,美国国内汽车玻璃产业开始利用贸易救济工具对福耀进行围追堵截。 在2001年3月美国对中国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后,同年9月,PPG公司在加拿大的子公司也向加拿大海关税务署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用于配件市场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一时间,福耀在北美市场两地受击。幸运的是,在多方努力下,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就损害方面做出了否定性终裁,中国胜诉,此案被称为中国入世后反倾销胜诉第一案。但在美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2002年2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反倾销税征收令,中国企业被征收3.70%~124.50%的反倾销税,其中,福耀集团的反倾销税率为9.67%。 当时,大部分企业对反倾销调查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对中国企业而言,在美国商务部的裁决面前,无奈接受似乎是唯一选择。 但越是困难重重的时候,越能展现企业家的能力和决断力。
面对美国商务部的最终裁决,曹德旺的选择是继续抗争,在他看来,「卖不卖玻璃是小事,但绝对不能黑白颠倒、善恶不分,被人弱肉强食」。
然而此时美国商务部已经做出最终裁决,中国企业除了等待年度复审争取更佳税率,似乎没有太多的路可走。 梳理了种种信息后,在看似已经身处绝境的情况下,这位来自福清的中国企业家从繁杂的关系中找到了破题之道。 美国实行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各自独立且相互制衡的三权分立制度,这一制度也贯彻到了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主要涉及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两个主管机构,但若加上征收反倾销税的机构美国海关,以及司法审查机构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则可以涉及5个享有管辖权的机构。
在这个架构下,福耀可利用美国政治体制下不同权力主体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为自己讨回公道。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关法院法》,建立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取代了权力和管辖权有限的美国海关法院。新的法院被赋予全国管辖权,负责处理与海关和国际贸易法有关的民事事项。美国商务部行使行政调查权,国际贸易法院对相关的行政裁决享有司法管辖权,利害关系方可以针对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决,向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
基于此,曹德旺做出决定: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美国商务部,推翻原审结果。
03、要为我们的利益站出来想办法
获知曹德旺计划起诉美国商务部的想法后,金诚同达创始合伙人田予从北京来到福建,在与福耀玻璃应对反倾销的团队签订合同后,又见了曹德旺。没想到,见面之后,曹德旺主动对田予提出增加律师费:「只要案子打赢了,就给律师加钱。」在田予的职业生涯中,这是头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主动对律师提出加钱的企业家。曹德旺对于告赢美国商务部的意愿之强烈由此可见。
事实上,仅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量,福耀当时的国际市场已经打开,其并不仅仅只有美国一个出口市场,即便失去美国市场,福耀的汽车玻璃也不愁卖。 而且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的规定,当调查机关做出肯定性初裁后,调查机关会通知海关要求进口商对每一笔被调查产品的进口缴纳保证金。
在缴纳反倾销税保证金之前,海关不能放行被调查产品。 当时,福耀缴纳的反倾销税保证金已经高达500多万美元,请律师起诉美国商务部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对企业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支出,财务上会承受一定压力。
但即便如此,曹德旺依然选择坚决起诉。主动给律师提出加钱,不是因为有钱没处花,而是因为想赢,也足够信任专业人士的专业能力。
告赢美国商务部最直接的影响固然是反倾销税率可能降低甚至归零,但在曹德旺看来,诉讼的更重要意义在于,中国企业必须展现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奋力抗争的勇气和能力。
曹德旺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此阐述:「状告美国商务部,这也算是我们在国际贸易纠纷中从不知道到知道的一种认识过程。当时以为美国是老牌市场经济国家,同时也是WTO条约国中活动最积极的,在平时的贸易活动中也一贯推行WTO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此外它还是一个老牌的宪制国家。从以上几点考虑,它肯定会维护公平的裁判。后来的判决证明我是错的。当判决下来后我意识到这不但是在枉法裁判,更是国家对国家间的一种贸易报复和惩罚。为了区区几千万,一些美国商务部官员居然不顾国家与法律的尊严与廉耻枉法判决,这是让人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坚定抗争的意义在于,「我们应该为我们自己的利益站出来想办法,而不是让别人指指点点吃哑巴亏」。
曹德旺和福耀的坚持没有被辜负。 2003年12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做出裁定,要求美国商务部重新考虑福耀集团从韩国、泰国和印尼采购浮法玻璃的行为是否构成公平交易等相关问题。2004年3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修改后的裁决结果,但仍拒绝考虑福耀集团来自上述三国的原材料采购,并且拒绝修改其计算方法。福耀再次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出申诉。
2005年1月25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发布了第二份裁决,明确要求美国商务部或是认定福耀集团来自上述三国的原材料采购为公平的市场交易,或是重新搜集更多信息。
2005年6月9日,美国商务部采纳了福耀集团来自上述三国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并最终发布修改后的反倾销税率,认定福耀集团的反倾销税率为0%,福耀集团被排除在反倾销征税企业名单之外。
福耀成为中国入世后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其面对反倾销调查以及美国商务部不公平裁决的硬气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谈判筹码。 曹德旺的企业家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法律的战场上聘请最专业的律师团队持之以恒论理的同时,曹德旺也主动登门拜会PPG公司,说服对方以合作替代对抗,争取双赢。经过沟通,双方达成合作。
PPG公司以技术入股福耀在美国的分公司绿榕公司,填补了福耀在美国物流上的缺位,福耀则弥补了PPG公司在亚洲没有工厂的缺憾,同时,福耀还购买了PPG公司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赢得反倾销诉讼后,福耀彻底化解了美国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而与PPG公司的合作也为福耀日后在美国的产业布局埋下伏笔。 胜诉10年后,2014年,福耀以56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PPG公司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Mt.Zion工厂资产。
曾经利用反倾销大棒逼得福耀将美国商务部诉至法院的PPG公司,经历这次资产剥离后已经彻底离开汽车玻璃的赛道。自1995年开始在美投资的福耀,则通过此次收购再一次扩大了自己的美国市场的版图。
10余年间,福耀的产业已经遍及全球,真正成长为全球性的汽车玻璃龙头企业。 在积极应诉之外,有感于中国企业对反倾销的陌生,福耀还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了中国反倾销研究所,邀请业界、学界、政府官员就国际反倾销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以提升各界对反倾销的认知。
躬身入局的作用是无穷的,在入世之初的懵懂年代,福耀的做法还在影响着更多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