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形成“1+N”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昨天《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已在中国政府网正式公布,《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近期,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服务保障外企”工作,我们将发挥各级外资专班作用,上门走访外资企业,现场了解企业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如果现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地方逐级上报协调,切实解决外资企业的合理诉求。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好《行动方案》、服务好外资企业,为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条件。
商务部:欢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
凌激表示,总的来看,积极吸引外资,对内有助于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是更好地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我们欢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商务部: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
凌激表示,吸引外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在制造业领域,有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我国作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外资企业通过其供应链带动了资本、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等跨境流动,使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助于我们打造更加开放、富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商务部:我国正在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因此吸引外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凌激表示,众所周知,吸引和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我国通过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各地经济发展、税收增加,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丰富了商品和服务供给。可以说,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贡献者,也是获益者。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吸引外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商务部回应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降幅大幅收窄
有记者提问,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降幅大幅收窄,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当前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形势?凌激表示,今年1月份我们发布的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是97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3.4%。这个降幅比去年全年有所收窄,但是依然是呈下降的态势,这个原因我想谈谈我们的看法。一是当前全球的跨境投资,也就是全球的FDI仍然是比较低迷的。二是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一情况对我们吸引外资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三是受到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一部分跨国公司主动调整投资布局。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创新环境,这些都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土壤,稳外资依然具备坚实的基础。
商务部:各部门将推动出台若干配套文件 形成“1+N”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朱冰表示,后续各部门将推动出台若干配套政策文件,形成“1+N”稳外资政策组合拳。2月19日,《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方案》明确,2025年稳外资工作要做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4方面共20项重点任务。
商务部: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和科创活力始终是跨国公司的优先选项
朱冰表示,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规模和业务主要有几种类型: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国内外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布局、转移产能。二是投资转型升级,不少外资企业顺应国内产业升级趋势,积极调整在华投资布局。比如有企业增加了新型显示、新能源、电池等高技术产品产线,这是一种产业升级换代;部分企业也扩大在华研发中心投入。三是分散投资,一些企业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开始将一些新增投资分散到其他国家。朱冰表示,总的来看,外资企业反馈,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和科创活力始终是跨国公司的优先选项。
商务部:已着手制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年度实施方案
朱冰表示,目前商务部已着手制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年度实施方案。初步考虑是在标志性展会、投资促进机制、品牌赋能、境外招商、圆桌会议、银企对接等方面开展六大招商引资行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