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炉!“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1季度市场规模达983亿元

行业趋势
2022-06-02

来源丨易观分析(ID:yiguanguoji)
作者丨陈涛

 

易观分析:时隔一年多。这次不仅有延续之前调整方式的税号扩容,同时还增加了利于相关企业进行日常运营的程序性内容。调整的具体内容及有哪些,会带来什么影响,还请看以下解读:

 

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2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22年第1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为983.1亿元,环比下跌28.9%。

 

 

2022年第1季度部分平台交易份额环比有一定的变化:天猫国际排名第一,份额为37.7%,所占份额略微上升;考拉海购排名第二,份额为23.9%,所占份额环比有所下降;京东国际排名第三,份额为20.1%,所占份额环比有所上升。

 

 

在1月底,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这是继2019年底对跨境电商正面清单进行调整以后时隔两年的再次调整。与以往的调整类似,这次的调整也在清单中增加了一些商品,使清单所涉及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充。通过对2018年、2019年和今年正面清单调整的观察总结,我们发现正面清单的调整呈现出以下的趋势和方向:

 

    清单内容的变化紧贴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向上:一是对于基础性消费需求的扩展,一是对于品质性消费需求的增加。这种变化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消费理念的更新等因素密不可分,这些因素又是在国家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而成。而随着近些年国际环境的变化、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等方面的影响,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既有鼓励消费的政策出台,又有真金白银的财政投入。

 

在这些举措的作用下,民众对于消费的态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有了相对更加明显的变化,变得更愿意消费,更愿意在新的消费体验、新的消费品类上进行尝试。因此,在一些大众品类上的新品牌,以及一些新品类、新品种就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虽然随着进口规模的扩大和跨境电商等各种渠道的成长,中国消费者对国外商品已有了更高的认知水平,但其对国外商品的接触面还是相对不太宽泛,一些国外相对的小众品牌、小众品类并不为其所知,而这些商品却往往能和中国消费者追求“新”的需求产生较好的匹配效果。2018年、2019年、2022年这三次的正面清单调整,正好是应对消费者这种新需求的反映。

 

在这三次调整中,清单中都增加了食品类、家居类、家电类的税号,持续的扩展基础性消费商品的范围;同时清单中还不止一次增加了运动器材类、3C数码类的税号,不断的放宽对品质性消费商品的限制。尤其是今年的清单中增加了滑雪屐、滑雪屐扣件、其他滑雪用具的税号更是这种调整方向上的明显体现。在北京2022冬奥会的带动下,中国实现了“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普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被显著激发,对冰雪运动器材的需求也明显增加,故而在今年的正面清单调整中就顺势增加了相关税号。

 

    为相关企业的运营创造有利条件。

 

在今年调整的正面清单中,在部分食品、宠物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商品备注中增加了如下的内容:“列入《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且不能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非物种证明》的商品除外”。

 

这对于经营相关跨境进口商品的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因为根据之前的规定,一旦商品中包含《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所规定的动植物成分,或是包含由这些动植物制取、提炼的成分,即使原生动植物是通过人工养殖、种植,都难以从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特别是有一些在国内已有不小热度的保健品、化妆品,其成分均含有目录中所含有的成分,受限于之前的规定,都很难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对相关企业,特别是专营垂直品类的企业而言,是不小的困扰。

 

这次的调整在保护野生动植物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采取了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的举措,相关产品只要能提供非濒危物种的证明,就能够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因此,这次清单中呈现出的政策调整,有利于经营这些品类商品,特别是主营这些品类商品的企业扩大自身经营的商品范围,使其可以综合利用一般进口、跨境电商等多种渠道,进行更为灵活的经营。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