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错了就会倒大霉

行业趋势
2020-08-06

 

中国现在这个势头,鸦片战争以来是第一次。这个势头丧失了,再要找回来,你们年轻人到我这个年纪,也未必找得回来。

01
真正的智慧

世上最高的智慧是“以柔克刚”。这也是古代思想家老子哲学中最深奥的内容之一。

老子年幼时追随商容学道。商容临终前给老子上了重要一课:

商容张开嘴巴,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答:“在。”

“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答:“不在。”

商容问:“你知晓其中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舌头的在与持存,不正是因为它的柔弱吗?牙齿的不在与难以持存,不正是因为它的刚强吗?”

商容听完笑道:“天下万事万物的‘在’与‘是’的道理都已在其中了,我也没什么能再告诉你们的了。”

真正的智者,不是说几句狠话、靠硬怼,而是靠智慧化解矛盾。

02
从周恩来翻译到外交家的修炼

吴建民就是这样一位有大智慧的外交家。

他深知沟通的重要性,也深谙沟通的技巧。1998 年出任中国驻法大使后,吴建民注意到法国的媒体经常出现对中国不友好的字眼。他利用去巴黎大学演讲的机会展示了他的沟通才能:

女士们,先生们,如果今天有人对大家说,这个美丽的大厅明天会坍塌,这个人一定会被当成疯子。因为我们看到这个大厅是很牢固的。但是,如果有人对你们讲同样荒唐的有关中国的话,那他可能不仅不会被当成疯子,而且还会被当成中国问题专家。

90 年代初欧洲是怎么说中国的:1. 中国政府即将垮台;2. 中国经济崩溃了;3. 改革完蛋了;4. 内战行将爆发。那些灾难性的预言,不仅没有实现,而且恰恰相反,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那些当年预测中国灾难的中国专家到哪儿去了?有一个出来做自我批评吗?

吴建民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把听众吸引住了,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对吴建民影响最大的是他年轻时给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当翻译的经历。他以周总理为楷模,锤炼君子之风、大国之风、政治家之风。1991 年吴建民出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吴建民说:

能在他们身边,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我真的非常幸运。他们是时代造就的,可以说是千锤百炼、大浪淘沙,这些人真的是不得了。到现在,总理的气质依然被外国人津津乐道。我在法国时,法国人对我说过,’他的眼睛真的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03
人类的巴别塔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 11 章记载,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沟通,是不同国家能够化解矛盾、减少误解的主要渠道。

吴建民 1999 年策划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周”、2000 年“中国文化季”、2003 年“中国文化年”,为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不遗余力。

2003 年吴建民卸任驻法大使,回国出任外交学院院长。

2003 年 12 月国际展览局现任主席诺盖斯任期已满。当时有几个人流露竞选意愿,但国展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对吴建民的外交风格和才略十分认可:“我观察了许多人,觉得还是你来当国际展览局的主席最合适。”

闻知吴建民被中国推为国展局主席候选人,原来表示参加竞选的人纷纷放弃参选。吴建民成为国展局 1928 年成立后 71 年来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席。吴建民发表了履职演说:

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怎么才能和平发展呢? 世界上曾经有那么多的仇恨,而举办世博会使大家走到了一起。世博会一个国家是搞不成的,单边主义也是搞不成的。世博会是行动中的多边主义,它可以促进世界的民主和法制,促进发展与合作。

此后,吴建民又担任全国政协发言人、外交学院院长等职。

2016 年 6 月 18 日凌晨,吴建民在武汉因司机疲劳驾驶车祸不幸去世,享年 77 岁。世界又失去一位智者。

04
吴建民的警世良言

去世前的 3 个月,吴建民重返外交学院发表演讲《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当下,重温这次演讲,至今余音绕梁。

准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大反思的时代,全球几乎同时大反思,这是人类历史上几乎第一次。崇拜权威是必要的,同时要独立思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中国太需要懂世界的人才了,太需要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人才。

中国人很多不擅长交流,讲话打动不了人,就不能很好地让人接受观点。

中国是怎么落后的?

我们中国人也必须懂得,几百年怎么落后的?

世界大变化主要是六百年。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是早于哥伦布,1405~1433 年,郑和下西洋。我去新加坡看到他们办了一带一路的展览。很震撼,迎面看到当时郑和下西洋宝船的船头,特别高大、宏伟。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有六、七十艘舰艇,船上有 2.8 万海员,浩浩荡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只有三艘船,船上 87 人。

这种对比,大家感受一下。那个时候中国的造船技术全球最先进,非常了不起。邓小平说,中国在明成祖朱棣的时候是开放的,后来就封闭了,实行海禁,不准下海,违者斩首。最先进的造船技术被搁置了。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向世界取得大发展的机遇。这个机遇被中国人自己丢掉了。

明成祖朱棣:中国历史的拐点

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

后来还有没有机会呢?康熙大帝,中国历史上很了不起的皇帝,很关注世界,当时外国传教士到中国来,康熙大帝请外国传教士给他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他看到欧洲工业起来了,所以康熙大帝镇压准葛尔叛乱的时候引进了洋枪,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和故宫博物院的院长聊天,他说满清的时候故宫里住了一百多个外国人,蛮开放的。

同时代外国的皇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康熙大帝 1654 年生,彼得大帝 1672 年生。康熙 8 岁当皇帝,彼得大帝 10 岁当皇帝。

有个大臣跟彼得大帝说欧洲走到我们前面去了,不如去看看。彼得大帝带着 200 多人去欧洲微服私访,考察了一年半,回到俄罗斯后,实行开放政策,“走出去,请进来”,在他的手上,俄罗斯走上了崛起之路。彼得大帝有一句名言:“给我二十年,我还你一个崭新的俄罗斯。”普京总统也说:“给我二十年,我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彼得大帝做到了,普京总统能不能做到,不好说。彼得大帝抓住了“开放”,这是个很伟大的皇帝。

彼得大帝怎么死的,也很有意思。1724 年深秋,他视察圣彼得堡,发现有人掉到海里去了。彼得大帝跳下水救人,人是救起来了,但自己受了风寒,一病不起,1725 年初病逝。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大概不可能发生。皇帝要跳下海救人,早被太监拉住了。这就是彼得大帝受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影响,珍视人的生命。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这个时候,如果康熙大帝也出国访问,对外开放,之后的屈辱史也不会发生。

为什么邓小平能提出改革开放?

中国怎么落后的?停滞不前。中国人不乏人才,但为什么这些机会都丢掉了呢?强大的惯性,两千年只看内不看外的惯性。惯性思维的危险就在于,人们在做的时候不问为什么,习惯成自然,非常可怕。

我在 1991 年 1 月到 1994 年当外交部发言人,国家主席没有发言人,总理没有发言人,所以出访的时候要随访。江泽民主席喜欢与别人交流,有一次他问:“毛主席很伟大,邓小平也很伟大。为什么毛主席没有提出改革开放,而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我说,两人的经历不一样,毛主席一生就出国两次,都是去苏联。毛主席没有去过西方世界。

邓小平 1920 年去法国,时年 16 岁。1926 年离开法国去苏联,时年 21 岁。16 至 21 岁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邓小平是从四川到法国,对比太鲜明了。一个人的胆识、能力,和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见过没见过有很大区别。今天中国人走出去,好事情!为什么见过世界、没见过世界就不一样呢?这就是因为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邓小平有了去法国的经历,提出改革开放,这就是文明对话的结果。

今天的中国,要消除封闭的惯性。有些人讲起来慷慨激昂,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大钱都被洋人拿走了,中国人挣的是血汗钱。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按照这些话的思路再深入地想下去,改革开放对还是不对? 按这些人的逻辑,那中国还是要回到封闭最好。回到封闭的状态,那不就完了吗?

世界看错了,就会倒大霉

“改革开放是关键的一招。”中国发展只能一步一步来,你一下子能跳到高端吗?不可能。大的开放思路要违背了,那不行,中国要倒霉。要警惕封闭的思维,长期封闭的惯性思维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人的行为。

在现代,凡是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方针也比较正确,我们的事业就大踏步前进;凡是我们对世界看错了的时候,我们国内方针也会出问题,我们就倒大霉。

1958 年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1959 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外交部录用,在国外干了 25 年,回头一看,1958 年是西方世界一天天烂下去吗? 完全错了,完全看颠倒。国内方针也错了,大跃进、超英赶美……很多资料现在都解密了,到了 1958 年 6 月,毛主席头脑就更热了,说,赶上英国,有三年差不多了吧,赶上美国,十年可以了,有充分的把握。7000 万人上山炼钢,发疯了,我也参加过炼钢。当时我还当了炉长,很开心,晚上吃夜宵不要钱,放开肚皮吃饭,但是好景不长。1959 年、1960 年、1961 年,饥荒死多少人啊。根据国家统计,在这之前每年增加 1000 万,这几年不仅没有增长,还减少了 1000 多万。世界看错了,国内方针错了,中国人就倒大霉了。

20 年之后,1978 年 10 月,邓小平到日本访问,这是外交上非常重要的一招棋。邓小平去尼桑(日产)看,去比较这里和中国最先进的长春汽车厂的劳动生产率——一下发现,日产是长春的几十倍。所以邓小平感慨:我现在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回来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要准确认识世界。这个太重要了。

我和罗援将军的辩论

我和罗援将军有一场辩论,凤凰卫视,他气很足啊,“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打断他了,说你是不是要打仗,他不敢回答。我说你犯了时代错误。

现在很多人还有战争与革命的惯性思维,总想着打一仗——美国打不过,菲律宾可以打啊? 完全搞错了时代。

环球时报经常发表一些文章很极端的,去年胡锡进请我参加环球时报论坛,有个开场白,他一上来把这个世界讲得一塌糊涂。我说你们的眼睛里没有全局啊,世界大势你看不到,抓不住主流。我心里说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他是报社主编,很有学问的,但是没有把握大局。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我看世界在进步。有些人很容易悲观,战争迫在眉睫。我们当然要有强大国防,全世界军队都要准备打仗,这是一回事。但我们对形势如何客观地正确估量,那是另一回事。

结伴不结盟

中国外交战略是什么?三不:不扩张、不称霸、不结盟;三要,要和平,要发展,要合作。

中国不能去结盟,一结盟新的冷战就开始了,中国倒霉,世界倒霉。

中国面临很多问题,靠发展才能解决。中国人在现阶段最大的利益是什么?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其他问题就好办了。我想,就是邓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最大的利益就是保持发展的势头。你们读孙子兵法有一个“势篇”,势头来了,就好办了。“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软比硬难

经常嫌外交软的就是军方,之前我去国防大学讲课,他们就正好问到外交的问题。我说,近三十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正确方针,难道中国外交没有功劳吗? 软硬都是手段,哪个难? 软难。硬,你打我一下我踢你一脚,这三岁小孩子也会,没有难度。讲道理,谈判,软实力,这个很难——首先别人要喜欢你。你讲的东西别人反感,这哪有软实力?

要想透,中国人要什么?想不透,抓不住牛鼻子,问题就没法解决。中国现在这个势头,鸦片战争以来是第一次,这个势头丧失了,再要找回来,你们年轻人到我这个年纪,也未必找得回来。虽然中国的力量起来了,但要完全发展起来,至少还要三五十年。切记,切记,不要“夜郎自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