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将重塑全球格局

行业趋势
2020-07-27

前几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美中对抗的现状发布了一篇长文,引起大家的热议。

以下为原文翻译

1988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访问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近几年有一种议论,说下个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好像这样的世纪就要到来。我不同意这个看法。”2020年的今天,邓小平的观点被得到证实。

卧薪尝胆数十年,亚洲成长为不容全世界小觑的力量,经济成就更是卓著,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亚洲经济体的规模更是一路领先,创下19世纪以来的最强成绩。

然而,时代在更迭,真理却历久弥新,即使到今天,邓小平的告诫依然警醒着大家:亚洲世纪既非必然实现,也非命中注定。

亚洲之所以繁荣,是因为二战结束后美国处于国际“老大哥”的位置,这给亚洲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战略环境。

然而,中美关系的紧张,打破了平衡,引发了有关亚洲未来和新兴国际秩序形态的深刻问题。东南亚家国家也被迫牵连其中,做选择成了最难的事。

如果任何一方试图迫使亚洲各国非要做出选择,就像华盛顿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亦或是北京寻求在亚洲建立一个专属势力范围,那么中美关系将迎来长达十年的对抗,也就进一步威胁未来的亚洲世纪。

美利坚治世的两个阶段

20世纪,亚洲的“美国治下的和平”大致可以两个迥然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冷战的前几天,也就是从1945年到1970年,美国及其盟友与苏联集团争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

当时的中国虽与苏联集团联手,对抗美国,却力不从心。处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说,经济上也比较保守,内向而封闭,更不要提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对外联系。

而反观亚洲整个局势,却是一片大好。亚洲其他地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正在抬头,先是日本异军突起,再到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等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聚群出现。

那为什么说美国为亚洲世纪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战略环境呢?

首先,美国提倡建立一个开放、一体化和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并提供一套评定措施和促进发展的安全保护伞,让全球各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高屋建瓴,大家一起参与,一起合作,一起共赢。

其次,美国跨国企业在亚洲大量投资,带来了原始资本,融合了技术与创新。自由贸易和美国市场的开放,更促进了亚洲与美国贸易的逐渐增长。

第二阶段则是在1970年之后。

1971年,当时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为两国恢复建交作了铺垫。

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到1990年代末,经济壁垒逐渐消除,国际贸易迅速疯涨。越战结束后,越南和中南半岛的其他国家将精力从战争转移到经济发展上,也快速迎来发展。

受地缘影响以及中国势头的带动,亚洲国家也从原来依附美国的单一战略路线,也逐渐向中国靠拢,与中国的贸易、旅游的供应链也联系紧密起来。

短短几十年,中国就实现了“逆袭”,从“掉队”到成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和主要的经济伙伴。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拥有了更多的国际影响力。

当然,这也是在“美式和平”下的励志故事。中国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也没有试图这样做。事实上,中国受邓小平思想的影响,选择韬光养晦,把农业、工业和科技的现代化实现放在军事力量之前,这一举动,无疑明智的。

所有亚洲其他国家,尤其东南亚国家可以和中美都建立联系,享受鱼与熊掌兼得的好处。1989年,亚细安成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成立亚细安区域论坛,以及2005年以来每年召开东亚峰会等方面,加深了亚洲区域的联系,发挥了核心作用。

在这期间,中国总理每年都会到访一个亚细安成员国,会见亚细安各国领导人,准备充分地阐述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看法,并提出加强中国与亚细安成员国合作的建议。

随着利益的增加和联系的深化,中国也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合作在深化,但这是一个开放的区域架构,中国没有绝对的影响力,美国仍然是重要的参与者。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技术和政治影响力翻倍增长。今天的中国领导人已不再引用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思想,而是大刀阔斧地建设军事力量。

它一直致力于陆军和海军的现代化,锻炼一支世界级的战斗力量。励志成为大陆大国,也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越来越希望拥有海洋权益和国际话语权,这本无可厚非。

与此同时,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依然稳固。随着美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份额的减少,正在重新评估其宏观战略。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它是会继续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重任,还是会转而采取更狭隘的“美国优先”方式来保护自身利益。在华盛顿对其在全球体系中的责任提出根本性反思之际,它与北京的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中的重大抉择

中美两国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明朗化,它们也各自面临着重大抉择。

美国面临的选择是,避免生存威胁从而遏制中国或者承认中国的崛起。

如果美国选择前者,美国选择试图遏制中国。

那很有可能引发中国的反抗,迫使两国走上长达十年的对峙之路。

美国并未陨落,依然有很强的韧性和实力,其中优势之一,就是它强大的人才吸收能力。就比如9位诺贝尔科学奖华裔得主中,有8位是美国公民或后来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另一方面,中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也远非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在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活力和日益先进的技术。

所以这两个国家的对峙,几乎不会像冷战时期,以另一方的和平奔溃为告终。对峙,也就注定了是场持久战。

如果美国选择后者,承认中国的崛起,就必须与中国打交道,尽可能促进合作和良性竞争,而不让竞争伤害整体关系。并采用类似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所遵循的规则和准则。

虽然美国华盛顿有部分人表示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与北京的接触已经失败,有必要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来维护利益。但从宏观着手,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的抱负是有意义的。这有利于保障所有国家的责任和限制,加强信任、管控冲突,并为合作和竞争创造更安全、更稳定的环境。

就中国而言,它同样面临着选择。

如果中国决定成为一个不受制约的大国,也注定不会太顺畅,同样要冒着遭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强烈抵制的风险。而且这种行为从长远来看,也会加剧紧张和不满情绪,影响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尽管中国在努力打造海外的软实力影响力,建造孔子学院,投资国际报纸和电视媒体等等,但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亚洲和西欧国家的人,对中国的看法却越来越负面。这样的形势,对它是不利的。

如果中国承认自己的进步,并接受世界目前对它抱有的更高期望。

那么在政治上,中国就不会再享有它在较小和较不发达时所获得的优惠和特权,比如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慷慨条款。

一个古老文明崛起的、更强大的中国,不仅应该尊重全球规则和规范,也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维护和更新中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国际秩序。如果现有规则和规范已不再适用新形势,那么中国就可以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制定一份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新修订出来。中国应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制定出所有国家都能接受的订正安排。

无论何种选择,强大的国内压力推动和制约着两国的外交政策选择。

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个国家会根据对国家利益的理性考量来处理双边关系,甚至拥有互利共赢的共同愿望。冲突、对峙也占有不小比例。

亚太区域的势力变化

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多方的势力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区域,也正是亚太地区,而美国也在这个区域充当重要角色。

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为了击败日本,美国花费了大量资源,也付出了惨淡的代价,甚至差点失去未来的3位国家领导人。在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中,美国同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也为亚洲非共产主义的国家巩固了社会和经济,为赢得与共产主义的思想斗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由以上历史的积淀,美国极大地造福了亚太区域,“山巅之城”和“光照诸国”的自我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亚太区域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重要的生产基地。美国在亚洲也多了数个坚定的盟友,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还有长期合作伙伴新加坡。

当然,中国也在亚洲区域也有重大利益。

东南亚是中国能源和原材料的来源地,同时也是中国的经济合作伙伴和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中国也将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看作是保持开放的战略要道路。

不过,中国与美国最关键的一个区别是中国把亚太区域视为俄罗斯所谓的“近邻”,因此对其自身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

那这句话就有了两种解释他,究竟他的意思是太平洋可以让中美两国共存呢?还是要划地治理,一分为二呢?不管何种解释,新加坡和其他亚太国家都还是希望不要在中美两国之间做选择,作取舍。

因为有美国的牵制,日本和韩国不必考虑研发核武器,这说明美国对亚太地区有着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自二战以来,美国第七舰队也确保了海上交通线保持安全和开放,从而促进了贸易和经济增长,也为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做出了贡献。

尽管中国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但它还是无法取代美国所发挥的安全角色。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海洋以及领土等主权问题存在多方争端,一些国家会认为,中国的海军部署是为了推进其海洋和领土主张。

另外,阻碍中国接替美国扮演安全角色还有一个原因,许多东南亚国家都有为数不少的华裔少数民族,他们与占多数的非华族的关系往往很微妙,民族敏感因素将制约中国在东南亚事务中的角色。

事实上,世界上除中国之外,唯一拥有如此人口结构的主权国家也就是新加坡了。

然而,新加坡却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为非华族的国民身份付出了巨大努力。而且,它还极其谨慎小心,生怕让别人误会自己是中国爪牙。为了避嫌,新加坡直到1990年才与中国建交,成为除文莱外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南亚国家。

从飞机、手机到手术口罩,全球供应链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庞大规模使其成为大多数其他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在本区域的所有条约盟友,以及新加坡和几乎所有其他亚细安国家。

新加坡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都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

两国各有优势,谁也无法取代谁。

中国是美国商品的第三大进口国,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几乎不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供应国。

同时,中国也无法取代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美国金融机构搭建了全球金融体系,人民币近期内不太可能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尽管其他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出口超过对美国的出口,但美国跨国公司仍然是许多亚太国家最大的外国投资来源,这其中也包括新加坡在内。

美国拥有很多大规模和高水平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将全球生产链结合起来,创造了百万的就业岗位。中国虽然也在海外进行了投资,但发展成美国这样的水平还需要几年。

所以,亚洲的一些国家并不希望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选择,它们希望和双方都和平相处,培养良好合作关系。疏远中国会让他们付出无法承担的代价,而美国也是亚洲区域最大利益的常驻大国,得罪不得。

美国是一个全球超级大国,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亚洲国家也很务实,如果局势进一步严峻,甚至发生冲突,美国的支持也不会白白授予。所以它们准备自强,去团结合作捍卫自己的国家权益。如果它们选择与中国合作,希望美国可以理解,这并不是敌对行为。

包容性的区域架构

除了中美关系,其他亚洲国家也发挥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是日本,它在首相安倍晋三的领导下,对亚洲区域做出了比以往更积极的贡献。

2017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后,日本挺身而出,推动其余11个成员国完成《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PP,简称CPTPP)。帮助太平洋两岸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朝自由贸易再迈一步。

其次是印度,它也具备极大的潜力。总理莫迪作出战略调整,宣布“东向行动政策”,赢得了其他国家的支持。同时,东亚峰会也接纳了印度成为成员国,激励其他成员国发愤图强,实现区域合作的价值。最终,印度缺席RCEP,这也让这个组织的意义减色不少。

此类协定的价值,已经超过能给亚洲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些平台使亚太国家能够相互合作,在彼此的成功中发展利害关系,并共同塑造区域架构和管理该架构的规则。

这种区域安排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它们不应有意无意地把任何一方拒之门外,杜绝破坏合作安排,搭建对立集团,或迫使各国被迫的选边站。对立不能改变什么。这也解释了CPTPP成员国为美国再次签署协定敞开大门,RCEP的国家也仍然希望印度有朝一日会加入。

本着这样的思维方式,亚太国家也支持日本、美国及其他国家提出的各种“印太”构想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大家意识到,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是适应中国在本区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建设性方式。只要方式得当,不破坏国际纪律,这倡议的项目可以很好地促进区域和多边合作。同时也满足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互通有无的畅想。

当然,这些倡议也存有弊端。缺乏透明度、弱化可行性、造成财政负担,或阻止主要经济体的联系。这样也会适得其反,反而给中国造成不好的影响,威胁它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发展新的区域安排,并不是说要舍弃现有的多边机构。它们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所有国家,特别是较小的国家提供一个共同努力、促进集体利益的框架。

然而,现有的框架也亟待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许多现有的多边机构迫切地需要改革。

世贸组织从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就再难达成统一的协定。因为通过任何一项协定都需要164个成员国的一致认可,如果去平衡大家的利益和经济政策成为难题,这个难度也可想而知。

而且,从去年开始,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就因为法定人数不足而一再闲置,空有机构。毫无意味,这是所有国家的损失,我们应该为这些组织开展建设性工作而改革,而不是削弱它们的效力或完全绕过它们。

非常时期

对抗病毒、促进合作才是正道

毫无疑问,中美关系将重塑全球秩序的格局。

大国竞争无可厚非,而合作能力才是对治国之道的真正考验。气候变化、核扩散和传染病传播等全球问题愈加棘手,这也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一直对抗。

尤其是2019冠状病毒大流行席卷全球,更是为我们敲响警钟。病毒没有护照,不受国界影响,对全球范围都造成伤害。非常时期,我们迫切需要国际合作来控制这场流行病。

然而,不幸的是,病毒的蔓延正在加剧中美之间的对抗,双方互相指责,信任危机一触即发。当然,美国总统的选举也会加剧这种矛盾的激化。我们只能希望,大家可以理智起来,集中心思,冷静地对待问题。

与此同时,亚洲国家正为对抗冠病,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区域而努力。亚洲国家的成功和亚洲世纪的实现,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两国的战略走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