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高规格的企业家座谈会,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
近日,新华社的一条重要消息引发广泛关注:7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与消息一起公布的,还有习近平在这次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记得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就主持召开过一场企业家座谈会,当时邀请参会的都是民营企业家。习近平的讲话全文也是在当天公布,侠客岛做了解读。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对市场冷暖感知最深,也最敏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经济的神经末梢。跟企业家对话,可以对中国经济有更加准确、细致的把握。
会议背景
两年前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前,舆论场中一些人恶意散布“民营企业退场论”,这种明显有悖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调引发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习近平当时的讲话一锤定音,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
昨天的企业家座谈会,一个大的背景无疑是后疫情时代,面对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六稳”“六保”怎么落实?中国经济如何发展?这也体现了此次座谈会的问题意识。
另一个背景是上周,中国公布第二季度经济数据,经历一季度大幅下降后,二季度经济企稳回升,GDP增长3.2%,由负转正,这个数据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非常亮眼。习近平说:“情况比预料的要好。”这场座谈会选择在年中召开,岛叔感觉还有一层加油打气的意思。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开门见山,说明三点目的:一是同大家谈谈心,二是给大家鼓鼓劲,三是听听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十四五”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留得青山
这次座谈会的参会人员涵盖了中国市场主体的不同形态,有国企、民企、外企、港澳台资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既有高科技企业、传统制造业,也有此次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业。
习近平的讲话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针对的就是怎么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更好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当前,在疫情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国内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企业经营困难、裁员甚至倒闭。市场主体遇到困境,连带影响就业率、消费能力甚至社会稳定。所以,习近平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怎么留住青山?习近平提了4点: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对各级领导干部提了个新要求: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昨晚讲话全文公布后,这句话被网友们广为转引。一段时间以来,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严重损害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近些年,经过大力整治,情况大有好转。但也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对企业家“敬而远之”的冷漠态度。企业有问题,不闻不问;企业反映问题,推三阻四。这种冷漠的政商关系看似“清”,但不“亲”,让企业寒心。
习近平提“光明磊落”,意思还是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对待企业和企业家,要怀着一颗公心,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看待彼此之间的交往,坦坦荡荡,一心为公。大搞权钱交易是私欲熏心,“敬而远之”的冷漠态度何尝不是私心在作怪呢?
大势所趋
座谈会上,习近平对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了5点希望,这也是讲话第二大部分的主要内容。企业家精神是习近平经常提及的一个词,这次,5点希望也点明了他心目中的企业家形象: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爱国排在了首位。
讲话中的一些提法也非常精彩,如: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值得注意的是,对近些年社会上忧虑质疑的一些问题,习近平也坦然作出了回应。
比如,近年一些企业将部分生产能力外移到东南亚等国家,有人就担心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是否不再。习近平说:“一些企业基于要素成本和贸易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调整了产业布局和全球资源配置,这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调整。”因为“过去10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产生出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
很明显,习近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中国已经走出了改革开放初期资本短缺时代,中国资本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全球谋篇布局,这是大势所趋。
讲话第三部分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重点谈了“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怎么理解这“大循环”和“双循环”?习近平做了解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习近平说得非常清楚。当年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中国只是一个世界工厂,但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还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世界市场。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潜力无限,这也是我们近些年应对中美贸易战等风浪时,不断强调的信心来源。
但开发国内市场是否意味着国际市场不重要了?绝非如此。在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
虽然全球化正因某些国家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经历挫折,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在这点上,要认清历史大趋势,不能被国内外一些狭隘的民粹主义言论带偏。
习近平说:“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