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钱利润、竟年入20亿!这家公司狠狠打了一些人的脸!
最近,食品安全领域发生一场“大地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起家中食品的配料表。
此时,有人晒出了自家的王守义十三香,发现配料表里只有十几种中草药和香料,堪称是众多调味品中的一股清流。
在一众知名品牌都难以幸免的舆论重锤中,这个河南老字号却因为“零添加”而备受关注,每包利润仅8分钱,年营收高达20亿的王守义十三香,正再度上演“翻红好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王守义十三香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个耳熟能详的国民品牌,多年来是如何坚守住食品安全这条底线的。
从街边小摊到调味品帝国
他拖着板车把十三香卖到千家万户
现如今市面上销售的王守义十三香,都清晰地印着“中华老字号”几个大字。
与一些喜欢搞噱头的品牌不同,这几个大字不是宣传的幌子,它确实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这也正是王守义十三香最具吸引力的特点。
十三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的兴隆堂。相传,王家祖上有一位既精通医术又善于烹饪的官员,他辞官后来到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开了一间名为兴隆堂的药铺,专营草药和香料。
后来,兴隆堂发明了一款秘制的复合型调料,在京城大为盛行,还被收入宫内供皇室享用,这就是十三香的前身。
不过,到了王守义这一代时,兴隆堂未能良好地运营下来。战乱年代,兴隆堂被迫歇业,好在祖传的秘方一直完好掌握在王守义手中。
1959年,迫于生计的王守义决定改良配方,并取名为十三香,做起了调料生意。但在那个饭还吃不饱的年代,肯买调料的人少之又少,为了将十三香卖出去,王守义开始了走街串巷的吆喝。
从驻马店到石家庄,几乎整个华北平原都留下过他的身影。由于香味独特,每包只卖几分钱,再加上不满意包退换,十三香很快火遍了大街小巷,靠着叫卖十三香,王守义养活了一家老小。
但好景不长,1969年前后,由于当时经济政策的影响,十三香的经营被迫停了下来,它的再度回归,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中原。王守义的儿子王银良很快察觉到这催人奋进的市场气息:
“国家有好政策,手里有好东西,谁家做饭不用调料?肯定有前景!”
在王银良的劝说下,1984年,王守义申领了营业执照,重新加工销售十三香,靠着100元的本钱,在驻马店二七广场摆起了摊位。
由于十三香味道独特,再加上平民的价格和王家人的诚实守信,十三香快速占领郑州市场并且走出河南。
1998年,王守义的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正式成立。创业14年的王守义十三香,成为了一个注册资金高达8000万、年销售额4亿元、销售网点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的庞大调味品商业帝国。
自此,王守义十三香走进了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厨房之中,也正式成为继五香粉后,红遍大江南北的调味品。
临终前留下一句遗言,
可惜后辈未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
2003年,王守义去世时,每包利润只有八分钱的“十三香”,年销售收入已经高达5亿,这个印在产品外包装上的老人,被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熟知。
面对一个辛苦创业十几年才开辟出来的大好局面,弥留之际的王守义最担心的,就是后代面对财富的诱惑,“再也不肯安心做实业了”。
所以,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留下遗言:“不准公司多元化发展,也不上市,不玩资本运作,更不准做房地产。”
但从王守义十三香集团后来的发展来看,老人的苦心孤诣,并没有为后辈们很好地理解和执行,一次又一次的“跨界”,让王守义十三香集团走了不少的弯路。
率先“跨界”的是王守义的孙子王太白,也是他一度着意培养的第三代“接班人”。
1999年,一部名为《创世纪》的香港TVB电视剧开始热映。剧中所描绘的资本在地产界的呼风唤雨,这在年轻的王太白心里种下了一颗“要搞房地产”的种子。
王守义去世后,于英国留学的王太白在曼彻斯特囤积了几十处房产,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房价大跌,再加上汇率的波动,让他损失惨重。
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王太白低价抛售房产,回到了十三香集团。但英国的失利并没有打倒他,随后,他建议将公司上市,虽然这个提议遭到了众人的否决,但无形之中也将家族里的不安分的氛围搅动了起来。
那几年,王家人开始在各行各业做起了自己生意,涉及金融、餐饮、啤酒、造纸、包装、食品原料等多个领域。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苦于破局良策的王守义十三香集团急于找到一条“新路”。
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王守义新豆捞火锅店的推出。
2009年,借鉴风靡全国的澳门豆捞火锅“从工厂到门店”连锁模式,王守义新豆捞店开始在郑州试营业。集团上下抱着餐饮、调料两开花的想法,计划在全国开500家豆捞火锅店,希望借助餐饮渠道推动调味品的销售。
可现实往往很骨感,即便第一家火锅店开在了调味料销量最好的郑州,但开张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客人却寥寥无几,只能草草关张,500家火锅店的计划最后不了了之了。
除了跨界美食类,十三香还和国内时尚品牌初弎合作联名卫衣,但也没能掀起多大波澜。
一次次地“跨界”,却又一次次地铩羽而归,这个老字号开始醒悟,守好本业,或许比什么都重要。
重回初心
回归初心后,多元化彻底成为王守义十三香集团的禁区,但此时的王守义十三香,却被市场上眼花缭乱的调味料冲击到了市场边缘。
为了恢复往日的荣光,王守义十三香集团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企业改革。
董事长王银良先是开启一场“去家族化改革”。包括自己的妻子在内,王家大部分人都从企业中剥离了出来,将一批高管职位交由能力出众的职业经理人担任,让更专业的人更专心地做好企业。
紧接着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假运动。
彼时,将重心转回调味品的王守义十三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包围了,各种“李鬼”纷纷冒头,甚至有人直接印着非法印刷的“王守义十三香”的包装盒,用中药渣子和锯末伪装成调料粉。
这让王银良深恶痛绝,随即公司内部成立打假办,提出“打假要真打、敢打,打出声威,让造假售假者倾家荡产,永不再坑害百姓”的口号。
为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王守义十三香集团也陷入了旷日持久的侵权诉讼中,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两三千万。
更让人叫绝的是,它还把包含十三香在内的十一香到十八香的商标,一个不落地全部注册了一遍。大家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注册到了三十九香。
这种寸土不让的劲头有点像老干妈当年为了把市场上老干姨这些山寨品打掉,也是把老干+亲戚系列的商标注册了一遍。
最重要的是,在抛弃了一系列花里胡哨想法后,王家人真正体会到了老董事长那番话的真谛,走上了一条“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经营之路。
用王银良的话来说,就是“不乱上项目,不乱上产品,不乱扩张,不要强求赚多少钱。按照企业的模式,一步一个台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都不影响。”
有人把这理解为“保守”,但也正是这种“保守”,成就了今日的翻红。
譬如,当行业内有人把添加剂当成主要原料,想尽办法降低成本时,王守义十三香则坚持不合格的原料不得入厂,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流入市场。
为了保证十三香的味道纯正,花椒必须来自四川,辣椒必须来自海南,草果必须来自云南,大茴、桂皮来自广西,砂仁、山奈来自广东,小茴来自甘肃,山楂产于河南……
一位十三香的供货商透露,“王守义对提供的原料要求很苛刻,对供货商采取‘分承包方评定制度’,每年考核评审,只要不达标,就坚决取消供货资格。”堪称绝不留情。
在对外营销上,王守义十三香也变得“佛系”起来。
官方微博里没有什么营销广告,分享最多的是一些饮食小知识,官网里也特意开辟了一个十三香小厨房的界面,专门介绍使用公司不同产品的菜谱。
有人评价道:“自己当年的餐饮梦没能实现,那就去成就别人,让更多人学会做菜,吃上一口放心饭,朴实到让人觉得有点可爱。”
网络平台也难见他家的炒作和广告,就连去年“十三香不香”的梗,也是因为苹果的热度,才被带火了一把。
2020年9月《河南商报》的一篇专题报道中提到,王银良“现在专注的就是把香辛调味料做好,只做好一件事。”因为“有些事情外界会逐渐理解”。
可以说,朴实无华的王守义十三香如今就像一个种地的老农民,内心已经达到了“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境界。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应尽责的事情上,带着一股朴素气息的王守义十三香,却是一点也不含糊。
早在1997年,王银良和父亲王守义就拿出了200万,把厂区通往市区的公路重新修了一遍。为此,父子俩亲自带领厂里员工施工,既出钱又出力,最终赶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喜庆之日把路修好,方便了员工和群众的日常出行。
这之后,又先后出资6000万元资助驻马店市置地大道铁路桥建设,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包括“98抗洪”“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等灾难背后,也都能第一时间看见王守义十三香集团捐款捐物的身影。
近些年,集团又先后陆续投入近700万元,赞助了驻马店市所辖县、区光彩小学建设,并坚持常年为当地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学习用品等教育支持。
而今,在十三香厂区的生产大楼上,镶嵌着两个非常醒目的金色大字——舍得。这是王银良的思想理念。
他说,“企业做大了,责任也更大,你不能有了钱,光想着自己。要舍得,啥叫舍得?多给国家纳税,多给社会做好事,多给员工提供好的待遇,让更多的人都有收获,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希望实实在在做事的企业不再是“稀有动物”,希望“十三香”们能够遍地开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