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华人首富”如何玩转政商关系

财富故事
2022-09-12

来源丨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作者丨风马牛

 

在印尼,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华商——林绍良。他曾被媒体称为「红顶商人」、「华人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一」,白手起家之路充满传奇。

 

在接受采访时,林绍良曾说,「在我的创业过程中,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自己努力。勤俭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01

 

1916年,林绍良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其父为人忠厚朴实,全凭种地为生。

 

小时候,林绍良在林氏祠堂里读了7年私塾。14岁结束私塾生涯时,他的父母在村子东头的路口上,租下了一间小屋,开了一家小面店,主要由林绍良负责经营。

 

1938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了福清的土地,为躲避抓壮丁,林绍良随同一个从印尼回来探亲的华侨,到印尼中爪哇投奔他的叔叔。

 

当时林绍良的叔叔在中爪哇的一个小镇上开了一家花生油店,林绍良在叔叔店里做学徒。

 

为了多卖一点花生油,林绍良想到了「走街串巷,上门推销」的方式。当时,因为战乱,人们很少出门,林绍良的送货上门受到了热烈欢迎,销售额开始成倍地增长。

 

在叔叔的小店工作一段时间后,林绍良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于是在征得叔叔理解后单干。那时候,他看到当地人爱喝咖啡,便决定从经营咖啡入手。林绍良买来咖啡豆把它磨成粉末,再用旧报纸包成一两二两的小包,第二天骑上自行车带到镇上去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

 

若干年后,林绍良回忆起这段艰苦的生活说,「吃不得苦中苦,哪来的甜上甜,一个人不经历磨炼考验,哪会有进步发展?」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又打响了。这一次,林绍良牢牢把握住了机会。

 

当时,一些华商冒着生命危险,从印尼当地偷运白糖、椰干等土特产到新加坡去贩卖,然后购买军火、药品,冲破荷军封锁,送给印尼军队,林绍良也加入了这一队伍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为摆脱荷情报人员的追捕,林绍良还成功保护了参与独立战争的印尼革命军领导人哈山·丁(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当时哈山·丁在林家藏匿了1年多。

 

此后,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并在他们的庇护下从事丁香的买卖,成为了当地最著名的「丁香商人」,收获了第一桶金。

 

而当印荷之战以印尼获得独立告终时,林绍良也获得了今后让他飞黄腾达的政治资源。

 

1952年,林绍良考虑到饱经战乱后的印尼急需发展经济,他遵循应民族之所需,补民族经济之所缺的原则,相继在印尼创办了肥皂厂、纺织厂、轮胎厂、铁钉厂、自行车零件制造厂,并逐渐把目标放在进出口贸易上,在新加坡和香港建立起贸易关系。

 

5年后,林绍良还在泰国的金融巨头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至此,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的林氏集团已初显雏形。

 

02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苏哈托当选印尼总统。1968年苏哈托颁布了国内投资法令,林绍良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他与苏哈托以及其他军政官员的良好关系,在事业上大展拳脚。

 

1969年,当林绍良看到印尼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却每年要向国外进口大量面粉时,便主张在国内建立自己的面粉加工厂。他的请求得到政府的支持,并给了他拥有全国面粉生产2/3的专利权。

 

林绍良自己筹集一笔资金外,还从国家银行贷了一大笔款项,在首都雅加达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化面粉加工厂,苏哈托亲自主持了面粉加工厂的落成典礼。

 

在这家面粉厂投资形成效益后,林绍良一口气又投资了两家现代化面粉厂。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绍良的面粉厂已经能够满足全国面粉需求量的80%,是亚洲最大的面粉厂。

 

在面粉的基础上,林绍良还依靠获得的多项专利权,成功地占有了印尼90%方便面市场、35%的牛奶市场以及超过30%的食用油市场。

 

除了食品产业外,1975年,林绍良又进入水泥生产领域,耗资1亿美元建立了「狄斯水泥厂」,年生产能力从50万吨迅速提高到100万吨。

 

他不满足,3年后,又投巨资建立了年产200万吨的特大型水泥厂,一下子,他的「印尼洋灰公司」成了国内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占据国内60%的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初,林绍良又先后进军政府严格控制的军重工业和地产业。

 

1983年初,林绍良联合另一华人企业家,投资8亿美元建立了芝勒贡大型轧钢厂,成为东南亚第一家年产钢材85万吨的轧钢厂,结束了印尼主要依赖进口钢板的局面。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绍良已经建造起一个令人咋舌的企业王国:三林集团拥有印尼中央亚细亚银行和华仁谊集团。前者是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华仁谊集团则经营进出口贸易、制造业、建筑业。而由林绍良与福清同乡林文镜共同合资组成的林氏集团则专营金融业务,产业包括第一太平投资公司,业务跨越亚、美、欧、非各洲。

 

据媒体统计,1995年,林绍良家族企业总资产达184亿美元,营业总额约200亿美元,所属公司640家,覆盖众多行业

 

当然,为了投桃报李,林绍良不仅让苏哈托本人及其家属参与自己的企业,而且还在公众层面对苏哈托予以了强有力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林绍良有两个特点:广结善缘;向世界经济接轨。

 

林绍良极为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不仅能与社会上层人士相处好,还经常与员工交换意见,沟通感情,个人魅力极强。

 

此外,林绍良还十分注重国际经济趋势的新变化,早早巡游欧美各国,送孩子去英美攻读商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采用西方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使企业摆脱了家族经营的狭小圈子,向国际市场进军。

 

03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红顶商人」也难免遭遇不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印尼经济饱受冲击,激化了国内潜伏已久的各种矛盾,经济危机迅速演变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苏哈托的巨额财富更是成为了人民无法绕过去的巨石。

 

1998年5月,印尼爆发了旨在推翻苏哈托独裁统治的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活动。强权的苏哈托倒台了,家族面临清算,与之相关的企业也受到了连带,林绍良首当其冲。

 

回忆这段经历,林绍良感慨万千,「那时我还在美国看眼睛的病,这个消息太令我吃惊了,一时几乎无法接受,我知道这是我面临的最大难关。我们银行的钱都被他们拿走了,我的家产都拿出来登记,都用电脑化,一看,哇,工人62万,单包括印尼本境就有22万,这么多工人,一年吃一顿要多少钱。假如我们放弃了,工厂破坏不能生产,这么多人失业不是完蛋了。那时候政府一部分开明的人,也出来帮我们很多。」

 

最终,林绍良成功度过了这次生死危机。此后,林绍良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海外市场,比如收购新加坡电话公司,加大对中国内地的投入,并且开始从一线退居幕后,让儿子走上台前。

 

林氏商业王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以商业技巧来奠定成功基础,而不是仅仅依赖政治关系。

 

04

 

作为享誉全球的商界巨子,林绍良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改革开放伊始,林绍良就与10多位志同道合的海外福清籍乡亲,共同出资1000万美元,于1980年在家乡率先兴办全省第一家外资企业——清华糖厂。

 

1986年,林绍良与林日顺、陈德发等印尼、新加坡侨领们共同成立了融侨基金会。134位海外乡亲踊跃加入,共筹集资金4800万港币。

 

1987年春,林绍良组织了以福清籍乡亲林文镜为团长的印尼工商考察团回乡考察,之后注入巨资建设融侨开发区,建设全国第一个侨字号国家级开发区。此外,坐落在福清湾畔的元洪投资区也是林绍良支持创办的。

 

林绍良在中国的投资累计上百亿元,除了投资外,他也为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许多贡献。

 

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清缺水问题十分严重,1992年,当家乡决定兴建闽江调水工程时,林绍良与林文镜带头认捐2500万美元,并发动海外侨贤踊跃认捐2000多万美元,2003年11月,调水工程顺利竣工。

 

如今,闽江调水工程不仅造福福清人民,还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应急用水作出了贡献。

 

2012年,林绍良在新加坡辞世,享年96岁。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