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酒拍出近百亿天价,茅台的背后离不开这个人
来源丨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作者丨风马牛
最近,茅台频繁登上热搜。
5月19日,首家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在茅台国际大酒店正式揭幕营业,消息一出,网友议论纷纷,「这冰淇淋多少度,酱香的吗?吃完开车没问题吧?」然而,就在茅台冰淇淋推出的前几天,茅台原董事长高卫东被查,坊间一度流传:韩国总统、茅台高管,都是高危职业。
众所周知,茅台在中国无人不晓,产品永远供不应求,可以说是一家不需要打广告的公司。5月16日,一瓶产于1992年的汉帝茅台酒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引发竞拍人「狂欢」,起拍价3999万元,最终报价距离100亿元只差100元!当天22:13左右,面对疯狂涌入的竞拍人和「窜天猴」式的报价,该拍品被紧急下架。
事后,对于该瓶「汉帝茅台酒」被「恶意竞拍」,商家表达了歉意。「当时上这款产品的初衷是让喜欢茅台的藏友一起欣赏交流,有意向的参与竞价,但没有想到会发生远远超出估值的竞拍价,对于此事,非常的抱歉。」
据介绍,汉帝茅台酒是贵州茅台生产的一个奢侈酒品种名,于1992年问世,其盛装的酒盒包装上,龙口内含的金珠属纯金制造。当时仅生产10瓶,除一瓶留存外,其余9瓶都在中国香港拍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汉帝茅台酒就曾拍出100万港币/瓶的高价。
2011年4月,在由贵州省拍卖公司举办的「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上,一瓶「精装汉帝茅台酒」以890万元成交,当时刷新了茅台酒拍卖成交价格的历史纪录。该瓶天价茅台的得主赵晨表示,他和茅台结缘首先看重的是茅台巨大的升值潜力,但更吸引他的是茅台的文化。茅台酒对普通购买者来说并没有收藏价值。如果没有专业的贮藏条件,最好迅速将其套现。
2019年天津糖酒会上,汉帝茅台酒标价高达3100万元/瓶。直到今年5月16日,汉帝茅台酒起拍价达到3999万元/瓶。在近30年时间里,汉帝茅台酒的拍卖价格上涨45倍。
时势造英雄。历经半个多世纪,地处赤水河畔的茅台酒厂已成长为中国明星企业、A股之王。风光背后,离不开被誉为「茅台教父」的季克良的重大贡献。2021年,在茅台集团70周年主题分享会上,季克良说:回想与茅台携手度过的半个多世纪,我没有虚度年华,将我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了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我的一生早就与茅台合为一体了。
1
季克良经常公开在各种场合说,「是茅台成就了我。」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又何尝不是季克良成就了茅台呢?
1939年4月,季克良出生于江苏南通,家中排行老五。父母因各自配偶相继离世,重组成了新家庭,在四十五岁的时候才有了他。
但不幸的是,由于家庭十分贫困,他们的生活很快便难以为继。在他三岁时,父母决定将其送给膝下无子的姑姑,顾克良从此改名姓季。
虽然养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但打小便会监督季克良背书写字。他考取南通二中那年,年近六十的养父拿着根扁担挑着衣服、铺盖等行当,送其至离家四十多里的学校。
在养父母的鞭策下,1959年,季克良参加了高考。为了给家里省钱,他特意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并在入校后就读了食品工程系发酵专业。
大学期间,季克良一直当班长,当时班级里共32名同学,但只有8名女生,其中一个叫徐英,最终在八年后成为他相伴一生的妻子。
因为付不起一块二毛钱的车船费,季克良大学时有三次寒暑假没有回家,留在学校埋头苦读。其间,顾家被一场大火烧得只剩下一床铺盖、一个哥哥病重去世,季家养母因为阑尾炎连续两次开刀……这些苦难被长辈们善意地隐瞒,季克良总是到事情过了许久才知晓。
1963年,在第二次全国评酒会上,茅台酒的排名一下跌落到了第五名,当时茅台厂长就地免职,书记调走,还有其它一些干部受到了影响。因为茅台酒质量出现波动,周总理特意指示要选拔、培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茅台酒厂,保证品质。
1964年9月,大学毕业后的季克良和徐英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远在贵州的茅台酒厂工作。
从老家张芝山出发,季克良坐船到上海得一天;再坐火车到湖南株洲要两天;其次再花两天时间从株洲坐火车到贵阳;然后再要从贵阳坐一天车到遵义,而从遵义到达目的地茅台镇,三天才有一趟班车。在遵义城,他因此停留了三天,从窘迫的口袋里掏了三角六分钱买了人生第一杯茅台酒来尝。
经过一路颠簸,季克良终于到达茅台镇,一下汽车,扑入眼帘的是成片的低矮黑瓦房。员工为其准备了板车,将行李拉回厂子。三公里蜿蜒曲折的爬坡土路,走得实在漫长。猪仔在泥泞的路边拱得浑身沾满泥巴,不时从人的腿边擦过去。等到进了厂区之后几乎荒芜人烟,1000来亩的工厂只有1/5发挥产能,大部分被闲置。当年茅台年亏损80多万元,产量才200多吨,厂里的300个职工在不断地往外调。
季克良的宿舍被安排在赤水河边一排矮矮的工房里,入住当天就被小偷光顾了。彼时茅台的生活条件远比他想象的差得多。老厂长郑义兴住在14平方米的房间里,屋子中间用砖头砌一个做饭的地炉,做饭、睡觉都在这里;党委书记柴希修,则住在一个用茅台酒瓶搭砌成围墙的房子里,瓦下面就是油毛毡。
既来之,则安之。季克良开始潜心投入到茅台酒工艺的研究与改良之中。在初步了解茅台之后,他发现,茅台的酿造工艺有许多神秘之处,这与他在大学课本上学到的并不相同。
为了揭示茅台酒传统工艺的奥秘,他一头扎进生产车间,整日和工人在一起,每天长达十来个小时的劳动,工作强度至少是现在工人的两倍。从投料、蒸煮、制曲到堆积发酵,每个环节都需身体力行。高温作业环境下,衣服从没有干爽过。「背酒糟时因重心不稳常常摔下酵池,烤酒时常累得晕过去。」直到把茅台酒的每一个科学的、传统的工艺细节都融入自己的血液。
如此沉重的劳作,在季克良看来是一种磨练,像利器打磨璞玉。他与朝夕相伴的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季克良饭票被盗,是工人们从嘴边一点一点抠下食粮给他;在背酒糟时摔倒在3米深的窖坑里,腰部受伤,动弹不得,是师傅们心急火燎地用手推车把他送回宿舍。
终于在1965年,季克良所写论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科学总结了茅台酒的勾兑工艺,为提高酱香、浓香、米香、清香、兼香等香型白酒质量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茅台酒的生产质量。
「文革」期间,茅台酒厂六十年代的书记和厂长被打成了「走资派」,因为曾经跟书记一同出过差,季克良心直口快地说了句「不像走资派」,便被扣了个「铁杆保皇派」的帽子。
下放的整整三年,包装,种菜,卸煤,这些活他都干过。「说句良心话,如果没有这三年,我感觉我在茅台会没有现在的这么一个结果。这个成长过程很重要,让我对工人的感情不一样,对工艺的了解也真的是比较深的。」
2
季克良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子女,没有所谓的靠山,没有所谓的后台,也没有亲戚朋友在身边,远离家乡,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应该说当了三十年的领导……很难的,但是我过来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伴随着周总理的「茅台外交」,国际舞台上形成了一股「茅台热」,茅台的产量也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1978年,茅台实现了十七年来首次盈利。
1978年-1979年,季克良又总结出了茅台酒「制曲是基础,制酒是根本,陈酿和勾兑是关键」的工艺特点,并提出了《提高酱香型酒质量的十条措施》、《茅台酒传统工艺的总结》、、《贵州省茅台酒传统工艺标准》,先后发表了《茅台酒的酿造与「老熟」》等学术论文,引起了制酒行业极大的关注。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季克良从副科长、副厂长一直到1983年担任茅台酒厂厂长。然而,在茅台早期工作这20年时间里,为了照顾家庭,季克良曾写了很多次调回江苏的申请,也找了很多次领导,但都未能如愿。「我养母和养父都是死了之后我才赶回家的。亲生母亲昏迷了,我赶回家,陪了她一个礼拜。至于我的亲生父亲逝世恰好在茅台酒厂投料的关键时候,所以没能回去。后来家乡要规划,要迁坟啊什么,这些我都没有回去,我深深感到,确确实实忠孝不能两全。」
1984年,下海创业的热潮喷涌而出,有许多公司出高价挖他,但那时候月工资仅有几十块钱的季克良,最终还是拒绝了。在接受采访时,季克良表示,「去那些地方,我感到对不起茅台。不光是说不申请回老家了,其它地方我也都不愿意去。后来有机会了,要调我到省里去,到轻工厅去,我说我不去。我就在茅台了。」在季克良心中,茅台成就了他,是他一生无法割舍的情怀。
1985年,技术出身的季克良在做了两年厂长之后,觉得搞行政还是不如搞技术,于是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之后组织、参与完成了轻工业部下达的《大窖器储酒试验》。同一时期,在历经了漫长的研究之后,他还总结出了茅台酒酿造工艺10大特点,并发表了《茅台酒与健康》为主题的论文。对应地,季克良不知不觉成为了茅台的代言人。
1991年,季克良再度出任茅台酒厂厂长,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一品为主,多品发展;一厂多制,全面发展」的战略,并总结了「离开茅台镇的环境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茅台酒不可克隆,不能异地生产」的论断,酒厂先后开发新产品并在主要大中城市建立营销市场信息网。
季克良深知,企业要发展壮大,核心问题是钱。融了资,有了钱,交通可改善,人才才可引进,粮食可从市场采购,因此积极推动体制改革。在他的努力推动下,199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贵州茅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贵州茅台上市后,为了对国家、股民、员工负责,季克良明确提出「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并参与制定发展战略,为茅台未来指明方向。
2011年,72岁的季克良卸任茅台集团董事长。当时,茅台酒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越了所有白酒企业,其中,不含税收入、利润、税金、人均上缴税金、股价、市值均为中国白酒企业第一。在接受采访时,季克良说:从1991年开始,一直到2011年不当董事长,还当董事,这整整的二十年,每天都喝酒,一天半斤,加起来起码两吨酒,至今身体健康,肝上从来没有得过病,胃上从来没有得过病。
3
2015年,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股份公司董事。2018年,79岁的季克良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职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从茅台酒厂退休」。当时,季克良表示,「在茅台酒厂一干就是五十四年,我时刻都在提醒自己,告诫同事:要对得起消费者的期待和信任,要做真正的好酒,就要把自己当作消费者对待,为自己酿造每一滴美酒。此次组织上免去我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等职务是考虑到我年事已高等原因,是照顾我。未来,若茅台有需要,我仍会尽其所能帮助公司。」
2019年12月,在一场活动中,有人问季克良:你觉得未来的年轻人会喝茅台酒吗?
季克良说:我是很有信心的。他们经常和我讲,现在年轻人不喝酒。我说他们还是娃娃,二十五六岁大学毕业,他还没有家庭的压力,工作上的压力也还不大。娃娃下班了就去玩,就去喝酒,他们哪里有多少钱,他只好喝啤酒,喝些加饮料的酒。他还没到时候。但是到了30、35岁以后不一样了,家庭的压力开始压到他担子上了。孩子上小学了,要找一个好的学校,可能要请人吃饭帮一个忙,这很正常。还有当科长、副科长了,对方要谈事情,那要请吃饭嘛。还有朋友,那个时候他的位置可能要上一点,工资也要上一点,朋友来要体面一点,他开始要喝好酒了。
「不要着急,40岁以后他肯定要选好的酒来喝,所以我真的不担心,我坚决反对什么洋酒也调,调到其它酒里头去,就在夜场里头咕咚咕咚就喝了,我感到太可惜了。茅台是非常优雅的,非常细腻的,非常协调的,你把它好的破坏掉,让小朋友们去喝,我不主张。所以我认为他们会喝的。40岁以后,或38岁以后会喝。」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