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日资,宁愿饿死!这才是中国最有骨气的企业!
继鸿星尔克、蜂花等国产品牌出圈之后,近期又有一家公司的产品被网友们野性消费,它就是曾经的国民方便面品牌“白象”。
随着老坛酸菜食品安全的问题在3·15晚会曝光,国内两大方便面巨头相继陷入舆论的漩涡,相关产品也被陆续下架。
网友们对于方便食品的担忧,一时间甚嚣尘上。
对比之下,白象食品在官方微博的一句硬气声明被网友们送上了热搜:
“一句话,我们跟插旗菜业没合作,大家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良心企业啊!网友们好奇之下,继续深扒。
没想到,白象的良心不仅表现在对待消费者上面。
在员工雇佣上,白象有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残疾人,央视直播都因此为它点赞。
在社会责任上,白象静水流长,通过各种形式低调做了十几年的慈善。
在民族情怀上,白象在最困难的时候,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日资入股,是曾经中国方便面四大巨头唯一纯粹的国产品牌。
如此具备良心和担当的民族企业,在网上瞬间炸出一批白象粉。
他们纷纷冲进白象的线上店铺,振臂一呼:“你只管生产,剩下的交给我们。”
瞬间,白象方便面就被抢售一空。
临危受命
上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农民工开始乘坐绿皮火车进城务工。再加上粮油政策的逐步开放,进入中国十几年的方便面行业开始迎来快速发展。
白象方便面便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位于河南郑州的白象方便面前身是一家粮食加工厂,白象方便面厂在1990年到1996年期间,出现了产能过剩和大范围的持续亏损,即使换了5位领导人,也依然无法挽救它的颓势。
这时,白象直属领导单位河南粮食厅的一位处级干部临危受命,揽上了这个烂摊子。他就是姚忠良。
姚忠良1962年出生在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由于父母在乡粮管所和粮店工作,姚忠良从小就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1983年,姚忠良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至平舆县粮食局工作。凭借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姚忠良后来被调入河南省粮食厅工作,一路做到了处级干部。
彼时,白象厂亏损1000多万,产品滞销,债务缠身,河南粮食厅领导便将希望寄托在这位年仅34岁的青年干部身上。
力挽狂澜
面对白象厂的困难,姚忠良没有灰心丧气。他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打破僵局。
经过行业分析,姚忠良坚信方便面有巨大增长空间,自家的产品也没有问题,但就是市场化程度太过低下。
因此,白象要求得发展,首先要赢得市场。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是国营单位,员工们觉得旱涝保收,休闲已成为一种习惯,几乎没人愿意和姚忠良出去跑业务。
军人出身的姚忠良,无法忍受这一局面,便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先是以“带薪休假”为借口,清除一批不干事的老员工。同时,为补充新鲜“血液”,姚忠良想方设法“淘”来了30多名高学历的人才。这些人,后来也成为了“白象”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打开市场,姚忠良提出了“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将产品送到千家万户”的口号。
姚忠良蹬着三轮车,带着新人们开始到城中的各大商店、菜市场、家属院宣传。并亲自扯着嗓子喊:“来来来!都来买,都来尝,白象牌方便面真营养!”
彼时,在姚忠良的带领下,白象瞄准方便面中低价市场,搭建起广大的商品销售网络。
很快,白象便开始起死回生。
在姚忠良接手第二年,白象销售额就高达一个亿,实现了扭亏为盈。
4年后的2001年,白象更是创造了破6亿元的销售额,同时也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粮食系统制造企业。
拒绝日资
2007年,姚忠良经营下的白象年销售额达40亿元,仅次于行业第一的康师傅,一时风光无限。
但高光的背后,白象又面临一个重大的行业趋势:同行的竞争对手纷纷被日资入股。
其实早在1999年,日本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就已经拥有康师傅33.18%的股份。
到了2004年,日清食品更是出资15.54亿元与华龙面业(今麦郎的前身)合资成立世界最大制面企业——中日合资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不过,两家合作10年后便分道扬镳。
而在2008年,统一集团也开始同日资企业展开合作。作为当时火爆的方便面品牌,白象自然也受到了日资的关注。
但或许是军人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亦或是振兴民族品牌的决心,即使后来面临企业生存危机,姚忠良还是拒绝了日方多次的收购要约,始终坚持自我突破求生。
这也让白象成为了方便面四巨头中唯一一家正宗的民族品牌。
有记者问过姚忠良:“您为何要坚持呢?当初接受日本投资合作,不是可以更好地保住白象吗?”而姚忠良只是摇了摇头,不予回复。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只知道这个曾经的军人、后来的商人,说过一句话:“哪怕销量再慢一点,利润再低一点,都没关系,我们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如今,拒绝日资也让白象成为了方便面四巨头里的另类。在其他三家形成统一战线后,国内所有的经销商面临“二选一”的选择。
铁肩担道义:1/3员工为残疾人
白象此次上热搜,残奥会是一大重要因素。
作为残奥会的面食供应商,网友深扒之后发现,白象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残疾人。
更让人感动的是,白象不仅给了他们工作,更给了他们尊重。
在白象,所有残疾员工统称为“自强员工”,无论待遇还是福利,都与普通员工别无二致,这是对他们的鼓励,更是对他们的认可。
此外,为了保障残疾人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白象每年都会花费超过百万元,对所有生产线进行无障碍改造和维护:比如自动报警系统、无障碍通道、减速带等等,食堂也设置了特殊窗口、防滑垫........
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让残疾员工,也能像正常人一样自如地融入工作和生活当中。
2018年,姚忠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社会贡献是企业家的第一责任。”
社会贡献,便是真正的企业家与大多数商人的分界线。
在过去20多年里,白象不仅吸纳大量的残疾员工,还奔赴许多贫困地区,帮助当地人们脱贫致富。
比如河南新郑。当地曾有多达12个贫困村,姚忠良考察后,迅速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了“白象菜篮子工程”,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无论企业多大、资产多少,作为一名企业家,都应牢记为国为民的责任与情怀。”
姚忠良是这样说的,白象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十年如一日:低调的慈善践行者
扶贫助残之外,每逢大灾大难,白象也从没含糊过。
比如去年的河南暴雨,白象总部就在灾区,却还是二话不说地捐了500万现金和大量物资。
为了支持救灾工作,白象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搬空了河南工厂,河北、山东等周边工厂也都先后赶来支援。此外,白象还开放了总部,免费为周边被困群众提供援助。
明明自己就在暴雨之中,却还想着为别人撑一把伞。那时候,白象就已经得到了不少夸赞,与鸿星尔克等品牌并称为“国货之光”。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如此评价,白象却显得“诚惶诚恐”起来。
在集团内部,一份“紧急要求”迅速下达:“不得为了宣传去救灾,救助了也不一定要宣传。”
如此低调、如此实在的企业,现在还能有多少?
再想想彼时白象支援灾区的那一句“山河辽阔,人间烟火;月光所照,皆是中国”,着实令人感动。
再往前数,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之际,白象便捐了300万元,还有十几万份方便食品;
2010年玉树地震,白象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物资,以及员工自发捐赠的29万多元;
2008年汶川地震,白象捐款159万元,并派遣了20人以上的救援队奔赴灾区;
此外,白象还捐了500万参与“春蕾计划”,帮助近600名失学女童重返小学校园;还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设立“白象大学生救助基金”;以及捐建了5所希望小学……
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白象。
所以白象这次能出圈,其实也是厚积薄发,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它一直在那里,一直在付出,一直在坚持,它早就该被看见了!
而白象低调的性格,也让无数网友操碎了心。
在相关微博底下,总能看到网友“求”它多做推广的评论。
而白象,也只是调皮地回了一句:
“除了价格实惠、量又足之外,其他都是象应该做的,我象只是认真做好自己。”
人们不会忘记那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企业。同样,人们也不会忘记那些用心做好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 点击进入老板云,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