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大佬们的高考往事:马云最惨,俞敏洪“草根逆袭”
来源丨玺承电商(ID:xcds--)
编辑丨小玺君
点击阅读原文
又到一年高考时。
公元606年的隋朝,高考制度的前身——科举考试设立;1952年,新中国建立起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无论你是否承认,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开始,高考便成为了当代国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这场历史悠久,规模浩大的人才选拔活动,被视为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数人凭借一场考试走出了大山,无数人凭借一场考试实现人生的逆袭。 千变万化的时代,人们的想法也在随之转换,“高考不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读书无用论”之声不绝于耳。
说去说来,核心的焦点就在于,高考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优秀的高考成绩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间是不是强相关?
几位商界大佬的高考往事或许可以给到我们一些启迪,看看他们在人生的分水岭上是怎样行动的?
01 “三战高考”的马云
马云18岁,第一次参加高考,他的目标是北京大学,据说数学考了1分。虽然北大也曾录取过数学零分的考生,朱自清、吴晗、“最后的才女”张充和。显然那时的马云不过普通人,没有惊世骇俗的才华。
就连落榜后去应聘服务生,也惨遭拒绝,因为老板嫌弃他又矮又丑。在一次他和周星驰对谈的节目上,他曾云淡风轻地讲:“24个去肯德基应聘服务员,结果23个人录取了,只有我被淘汰了。”但是,鬼知道那时的他到底有多绝望。
父亲看他意志消沉,就帮他找了一份蹬三轮车给杂志社送书的工作,也就是那时候他读到了路遥的小说,给了他力量,马云决定再战。
第二次参加高考,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再次落榜。本来还对他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也彻底失望了,劝他学门手艺,以后不至于饿死。可以想象,被父母否定的他该有多绝望。
那时候日剧《排球女将》在国内大火,小鹿纯子从默默无闻的替补队员,到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主力,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但永不放弃的精神鼓舞了一代人,马云也是其中一员。
之后,马云再次打起精神,背着家人偷偷地复习,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每到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读书,总会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高考前,数学老师余先生嘲讽马云:“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马云当然没有当场反驳的底气,只能暗暗努力。考试时,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居然考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79分。
似乎大仇得报,但是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再一次落榜,似乎功亏一篑。
不过,有心人天不负,那年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破格收录英语优异者进入外语本科专业学习,马云就是那个被选中的天命之子。他如愿上了大学,三年努力没有白费。
后来,马云一路开挂,虽然也经历过挫折绝望,但都安然度过,成了世界顶尖的企业家。
02 朴实不普通的雷军
要说和大多数人拥有最相似起点的大佬,非雷军莫属。
1987年,马云已经在杭州师范学院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在学生工作上大展拳脚,雷军在这一年,刚刚踏入武汉大学的大门。
雷军出生于湖北仙桃,一个不怎么发达的内陆小城市,父母也是普通工薪阶层。但这个普通的家庭却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和教育。
15岁的雷军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仙桃中学。三年后,雷军以将近700的高分成为了湖北省的高考状元,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分数线。
最终选择就读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雷军,在大学的前两年就修完了四年的课程,并且完成了毕业设计,几乎把所有能够拿到的奖学金都拿了。
当时计算机方面有一门《PASCAL程序设计》的课程,雷军在这门课程上得了满分,据说这门课程开课前后20年里只有两个人得到过满分。 少年雷军身上,俨然有了不少日后劳模的影子。从金山的一名程序员到董事长,雷军经常一天几十个会议,三分钟吃饭时间,工作16个小时,一周7天全周无休,勤奋的习惯雷军从高考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三十多年来不曾懈怠。
朴实的奋斗者,坚决不躺平。
03 草根逆袭的俞敏洪
每一个经历过英语学习生涯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新东方的,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因为英语成绩不好高考三次才考上大学。1978年第一次高考,英语33分;第二年他再次参加高考,英语考了55分,再度落榜。
两度高考失利对俞敏洪打击很大,同村跟他一样两次高考失败的一个同学已经决定在家务农了,想到未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对父母说:“我想再考一次。”这一次,俞敏洪考上了北京大学。
“任何年代,只要考上大学,就会由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咱农村人最坚定的梦想就是死也要成为城里人。”
老师当年的话俞敏洪记忆犹新,“我们班的同学全都参加了高考,没人放弃,即使没有考上大学,将来种地的时候,也会自豪地说曾经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过。后来我热爱英语,和对这位老师的崇敬密切相关。”
高考分数出来后,俞敏洪超过北大录取分数线7分,但他不敢填报,很多比他分数高的同学都没敢填北大,还是老师替他在“第一志愿”写下“北京大学”四个字。
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俞敏洪仰天大笑,然后痛哭流涕,那情景与“范进中举”别无二致。
俞敏洪的班上只有他一个人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最差,因此,他的穿着常被人嘲笑,“大补丁”的绰号不胫而走。
俞敏洪的高考英语成绩其实很不错,进校时被分到A班,可一个月后就被贬进C班,因为他一直学的是“哑巴英语”,听、说能力太差。
除英语之外,俞敏洪其他科目也不理想,俞敏洪回忆说:“那些同学平时看着学习也并不怎么认真,但一到期末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我每天学习时间都要比他们多两三个小时,但每次期末考试都是在全班倒数几名。”
大三这年,俞敏洪酷爱阅读《红楼梦》,读到林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咳嗽”的情节,哀叹她因肺结核早逝的红颜薄命,竟不由得惊惧,因为他自己也在间歇性咳血。
他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有肺结核,必须马上住院。因为患病休学,俞敏洪只好从1980级转到1981级,悲哀的是,聚会时两届同学互相问候,却没有一个人看望俞敏洪,大家都认为俞敏洪不是自己的同学。
这让极度敏感的俞敏洪感到悲伤辛酸。痊愈之后,由于服药过多导致血液浓度改变,俞敏洪脸上布满疮疤,这让他更加自卑,直到毕业都少言寡语,形单影只。
正因如此,在北大五年间,俞敏洪练就通过观察别人表情和语言判断心理的能力,他自称90%的情况都不会失误,可以通过眼神、表情、言语判断对方在想什么,要干什么。
他解释说:“因为你敏感、自卑,不相信自己,你就会下意识地对别人的言行保持关注。”
俞敏洪引以为豪的另一件事是阅读800多本图书,当他日渐发现周围同学读书比他少,发表意见不如自己高明,就开始逐步建立自信心。
04 富二代王兴
有句很毒的鸡汤,比你有钱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有钱的人还在努力。创办美团的王兴就是这样一个人。
王兴出生那年,他的父亲王苗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包工头。做了两年工程之后,王苗当上了当时备受眼红的“万元户”。随后几年,王苗趁着风潮办起了企业。1992年,他拿出了自己十多年的积蓄,总计300多万与朋友一起办起了水泥厂。
十一年后,王苗事业升级,与朋友合伙投资年产量达200万吨的现代化水泥厂时,投资额高达6亿元。
王兴啊,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不过,这个富二代却因为家庭氛围的影响,免于成为一个浮夸的人。王苗的父亲是一位高中教导主任,母亲毕业于解放前的厦门大学经济系。良好的教育让他在富裕之后,没有沾染暴发户的毛病,反倒是给王兴姐弟二人,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生活环境。
环境育人,王兴和他的姐姐用成绩证明了这一点。1995年,王兴的姐姐率先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在美国硅谷做一名软件工程师。
两年后,王兴则证明了自己比姐姐要优秀那么一点,他从龙岩一中直接被保送到清华大学——不用高考、被清华录取、富二代,任意一个够年轻人得瑟半天的几个标签,这王兴可好,占全了。 免去高考直通清华的王兴,比起前辈马云真是顺遂了不少,除了在学校舞蹈队当了一段时间舞蹈演员外,其他的时候基本延续了自己理工科学霸的人设,甚至他的大学毕业,都和高中毕业没什么差别,顺手拿了个全额奖学金就跑到美国特拉华大学继续深造去了。
但王兴的学霸人设并没有延续太久。2003年,博士读到一半的王兴抑制不住创业的热情,跑回国和几个老朋友一起着手创造自己的事业。
05 草根创业时代已过去
时间推移到2020年,你会发现,很多人以为互联网是草根逆袭的舞台,其实如今的互联网江湖,已经不再相信学渣了。
往前推移,你还能找到马云、姚劲波、傅盛这样学历不算显赫的创始人,或者是马化腾、丁磊这样母校未必“出类拔萃”的大佬。
比如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
但是,慢慢的,不一样了。
1980年,俞敏洪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了高考状元。
1981年,张朝阳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杨元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1987年,雷军和李彦宏参加高考,分别成为了湖北省和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龚宇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1988年,周鸿祎被保送进入西安交大计算机系。
1989年,刘强东以宿迁市状元的身份,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
1991年,陈天桥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李斌以太湖县文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
1996年,王小川、庄莉、周枫、何晓飞们,一起踏入了中国最牛的几个顶尖院校。
1997年,王兴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1998年,黄峥被保送进入浙江大学混合班,主修计算机专业。
2000年,宿华以高出一本线100多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随后又考取了本校软件工程的研究生,硕博连读;程维拖着刚刚退烧的身体进了考场,没看到试卷最后的三道大题,依然考上了211的北京化工大学,他的校友里,有他后来的对手:快的创始人陈伟星。
2001年,21世纪的第一年,张一鸣考入了南开大学。
如今很多互联网大公司的故事,都在80、90年代一轮轮的高考里埋下了伏笔。那个年代严苛高考制度选拔出的“天之骄子”,创造了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史。
时代越向前发展,互联网这个汇聚了顶尖人才的行业,就越对“普通人”缺乏“友好度”。互联网正在越来越不相信“学渣”。总有人提到互联网大佬们的往事时,拿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举例,他们大概忘了,即便辍学,这些人也是从哈佛辍的学。
当大专毕业的贾跃亭抛下乐视远走美国,如今活跃在一线的创业者里,似乎只剩下李想在学历上有些“独树一帜”:他高二就辍学了,在如今学霸扎堆的互联网创业者里,简直宛如“大熊猫”般的存在。
而在新一轮的科技创业潮下,更多来自海外名校的学霸们纷纷开始回国创业。
英雄不问出处,小学学历的李嘉诚、初中学历的曹德旺、没上过一天学的老干妈,草根创业英雄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当下,草根创业英雄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精英创业时代已经到来。
寒窗苦读只为今朝,时光不负追梦人。祝追光少年们不负青春,金榜题名。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