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辞职创业回乡卖特产,接连被骗两次,如今却年销5000万

财富故事
2020-12-24

来源丨财经故事荟(微信号:cjgshui

作者丨陈纪英
点击阅读原文

 

农村,仿佛一直都是年轻人的绝缘体。
 

跳出农门,也是所有农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共同期许。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的“386199部队”,过去二三十年,逐渐成为退守农村的主力军,农村人才的空心化,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致命弱点。

 

毕竟,田园乡野虽然有诗歌和远方,却没有光荣与梦想,已是由来已久的大众共识。

 

现在,农门似乎变成了“龙门”,一股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悄然涌动。

 

与从未走出故乡的“原生态”丁真不同,这些年轻人奋力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又主动跳回农门——不过,回乡之旅并不那么顺遂,朋友的质疑,家人的反对,社会的偏见,创业的毒打,接踵而至,他们一路打怪,一路升级。

 

95后的四川空姐何爽,辞职回老家卖石榴,闺蜜骂她“你脑子有病”,创业第一年,连续被两家MCN机构套路欺骗;1996年出生的留美硕士孙郁晴,从小在城市长大,见证过母亲种草莓多年亏亏盈盈的艰辛磨难,一度对农业“唯恐避之不及”,但后来转变了心意,下定决心要当“农二代”;出生于“中原粮仓”河南周口的农二代郑建锋,2015年本科毕业时,发现压根找不到好工作,无奈之下,一路读到博士,等来了翻盘机会,如今,农业专业毕业生从“滞销货”变成了“抢手货”。

 

空姐回乡:连遭MCN蒙骗,如今年销5000万

 

何爽 95后 前空姐我出生在大凉山,那里是贫困地区,上大学之前都没做过飞机,但我从小学就想当空姐。为了实现空姐梦,大学我就参加了礼仪队。2016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东方航空的空姐,父母也特别骄傲。

 

所以,2017年,我决定辞职回老家卖石榴时,大家都很诧异。

 

其实,空姐跳槽不罕见,比如去银行当金领,去公司做白领,或者去空乘培训学校当老师等等,反正就业环境都很好。我的闺蜜听说我要回农村,当时就炸了,“你脑子有病吧?!”我的同事也一脸不解,“你要转行,起码也要留在城市吧,你这小胳膊小细腿的,能吃得起农村的苦吗?!”辞职前我都没敢告诉父母,他们肯定会反对。后来得知真相,父母连续好多天都没理我,但我从小脾气倔强,他们也无可奈何。

 

我们会理本来就是石榴大县,家里一直种石榴,但品质好却没品牌,一直没有好销路,也卖不上好价格,有时还要打着“云南石榴”的旗号卖,挺憋屈的。

 

辞职前不久,我听说一个当老师的同学,业余兼职当主播卖石榴,效果不错,这才动了心思。但是,到底能不能做成,我心里也没底。我打算给自己两年时间,不留任何退路专心去卖石榴,卖不好再回城里找工作。

 

没想到,我果然眼高手低,2017年,连续掉了两个大坑。

 

最初,有个运营网红的MCN机构找到我,我想尝试一下,但是我不想签约当专职主播。

 

那时候,全网都很少有“原产地直播”,而且我又是空姐,观众都很好奇,我对石榴又特别熟悉,所以一直播就火了,很快涨了几十万粉丝。

 

有家直播平台也主动找过来,要给我一些流量倾斜。结果MCN机构却把这个资源和流量全部给了自家的签约主播。

 

我很生气,他们却说账号关联的身份证不是我,所有权也不是我的,他们要收回账号。

 

当时,我还给天猫店铺供货,有个商家看过我的直播,也主动找过来,邀请我给他们做店播,他们帮我推销量。很快,我就成了淘宝直播热门榜的常客。临近双11,天猫商家答应给我免费的资源位,我很开心,备货了5000多箱石榴。没料到双11的前一晚,这个商家跟我说双11不用我直播,店铺有其他主播,到时候顺带帮我卖石榴。我才知道,自己又被坑了,5000多箱石榴也没卖掉,处理给其他渠道了。后来,这个商家双11销量不错,老板还告诉媒体,主要归功于他招徕了网红带货。我看到之后很气愤,去文章下留言澄清,“我好像没有拿过你们一分钱,我好像也不是网红。”这个老板就把我拉黑了。

 

我以前呆过的环境都很单纯,连续被坑两次,见到了人性的黑暗面。但也算有收获,全网攒了人不少人气,我也吸取了教训,一定要做供应链,要自己开店,要掌握主动权。

 

2018年5月,我成立了公司,来到拼多多开店,当年销售石榴80多万单,收入过2000万元;2019年小爆发,销售额又突破3500万元,今年可能会超过5000万元。现在拼多多是我最大的渠道,销售额大概占比七成。在拼多多卖石榴,要讲究性价比,比如有些石榴卖相不好,口感其实更好,我就在直播间里给用户解释,他们也能接受。

 

虽然价格不高,但品控不能放松。

 

我收购的石榴来自周边十里八乡,价格我可以给得比市场高一些,但品质不好的不能过关,“就算是我姨我舅我爸种的石榴,我都会跟他说清楚,能要的拿走,不能要的也别硬塞给我,选品必须按我的标准来,我要怎么挑就怎么挑”,亲友们最初有些怨言,后来慢慢也理解了。

 

今年9月,我参加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被很多媒体报道,闺蜜看到后说我火了。

 

但其实,我最有成就感的是一件小事。我们这里的石榴是青皮硬籽石榴,嫁接上突尼斯软籽石榴后,卖价可以更高,销量也会更好。但嫁接的头一年不会结果,很多贫困户承担不起这个损失。今年8月,我们公司拿出了6万多元,给贫困户承担头一年的不挂果损失,鼓励他们嫁接。有一位来领扶助金的大姐得了小儿麻痹症,被人搀扶着来到现场,领了一万多元,我当时又心酸又自豪,一万块钱对于我们可能不算什么,但却是他们一家老小的生计开支。石榴一年只能卖几个月,接下来,我要带着人去海南卖芒果,这样公司全年都有生意做,也不会忙半年闲半年。

 

辞职回乡,我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得到了身边亲友的理解,当初反对我辞职的朋友也跑来说,“算我看走了眼,没想到你干这么好”。

 

海归变身“农二代”:以前“避之不及”,如今主动接班孙郁晴 95后  美国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我对农业其实一直有点排斥。小时候,我们家做印刷生意,一直挺赚钱。2008年,我妈停了印刷业务,转型做草莓时,所有人都反对,但也没能拦住她。现在当地人都叫我妈“草莓皇后”,但其实,他们不知道背后艰辛。

 

农业的坑实在太多了,尤其是草莓,又非常娇贵。

 

2018年,我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做交换生。一和妈妈通电话,就听到她唉声叹气。我就知道情况不好,我妈创业二三十年,一直是地道的女汉子。后来我才知道,2018年,本来家里的草莓基地结束投入期,可以放开手脚赚钱了。不料1月初,安徽发生了雪灾,公交站台都被压塌了。

 

我们家的大棚也倒下了,一个大棚投入上百万,还要重新修葺搭建,公司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当时,我连学费生活费都不好意思向家里要了,后来是大学老师帮我申请到了奖学金,然后自己又在外面打工,才算渡过难关。所以,尽管高考时,我妈本着让我接班的想法,建议我报了植物保护专业,但我一直没下决心干农业,而且,我是城市长大的,很多植物知识我都直观感受不到,学起来心里发虚,也有点迷茫。

 

到了2019年,我申请留美研究生时,跨专业转到了经济学,就业路径会宽敞一些,因为我将来不想围着农业打转。

 

结果没想到,今年遇到的疫情,又是一次考验。我们家的草莓在春节前后成熟,往年都有30多个工人负责采收销售,今年因为疫情,大部分人不能按时返工,只有三四个人硬撑着。草莓这种水果非常娇嫩,成熟后两三天卖不掉,就要烂掉。所以,我们全家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然后开车到基地,采摘草莓,再运送到合肥,忙到晚上九十点,还要做报表做统计,不但身体疲惫,心理压力也大,还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上新冠病毒。

 

当时我就建议我妈,干脆把草莓基地转让算了,这个行业太累了。后来,多亏了政府帮忙,很多公司和社区也接了不少团购单子,我们家的草莓基本上卖出去了。

 

而我消除对农业的偏见,是在今年7月。

 

当时因为疫情,我一直没去美国,呆在家里,然后拼多多找了过来,邀请我们去参加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这个比赛的指导方是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在云南昆明的一个全自动化、智能化的AI农业种植平台里,主办方邀约全球4支AI队伍和4支传统种植能手,参加草莓种植挑战赛。我从小就对草莓植株过敏,所以我从来没下过田,连花都没养过。

 

这次参赛,也算是最后一次尝试,如果干了四个月我还是没兴趣,就不考虑“接班”了。

 

后来,在四支传统队里,虽然我们得了第一,但总体得分却没有AI队高,产量不如他们。

 

我也意识到,有了现代化的技术,传统农业其实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各种自然灾害就能更及时的预测应对,年轻人投身农业,其实还是有价值的。

 

我妈看我改变想法了,就建议我不要去美国读研究生了,直接在家接班,反正自家又不看学历。

 

但是我认真想了一下,决定还是要去留学,因为我不想把视野局限在家里的草莓园,希望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对中国农业生态的改进,发挥一些作用。

 

回望这么多年我和农业的之间“爱恨交织”,我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我竟然心甘情愿成为一个真正的“农二代”。

 

就业难无奈读博:生于粮仓,跳出农门,又重回农门

 

郑建锋 90后 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博士我出生在有着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周口,那里是河南第一产粮大市,我父母也是农民,农忙时节,逢到节假日,我也会下地帮忙。

 

但是,当地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子女,一定要跳出农门,因为当农民太辛苦没前途。

 

我大学本科学了农业,其实也算因缘巧合。当时我高考分数估算,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比较保险,而且本校的农业工程专业排名又是全国第一,毕业后肯定不愁就业。

 

一入学才发现,全班只有27名学生。别看学生不多,就业却不容易。

 

2015年,我本科毕业,投了几十份简历,结果收到的Offer,都来自十几人的小公司,月工资大概三四千,这点钱在北京根本生存不下去。难道工作后还要继续啃老吗?我实在不能接受,才决定继续深造。现在,当初的27名本科同学中,继续从事农业的貌似只有两位,其他要么继续读书,要么转到其他行业了,比如去上个计算机培训班当码农。

 

但我明显感觉到,最近两年,农业毕业生突然变“香”了。

 

去年我看过一个统计数据,说农业类专业首次进入招聘需求热门榜前十。人社部也有个预测,未来中国需要几百万农业人才,不仅包括传统的农、畜、牧专业,还需要大量生物工程、海洋养殖耕作等新型人才。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变成“抢手货”,一方面是国家政策重视,另一方面,也因为有了很多大公司入场做农业。比如生猪,我看到一个数据,上市公司牧原股份一头猪的利润超过1700元,差不多相当于两瓶茅台。

 

新希望的创始人刘永好说,今年有上千家房企转型养猪了。互联网企业步子也迈得很大,一方面,互联网都在下沉,要走到五环之外,另一方面,生鲜电商很热闹,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拓展了农业相关业务,尤其是电商平台,比如阿里、京东、拼多多。

 

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一直呆在实验室里,其实我一直不确定,走到田间地头,我们学到的这些技术能不能大展身手。

 

结果,今年我就有机会参加了一场“实战演练”。我从研究生开始,主攻草莓育苗和栽培方面的研究。草莓行业,痛点特别多,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劳动密集型、经验密集型产业,和果树“一年栽种,多年丰收”不一样,为了实现高产,现在的草莓生产基本都是一年一栽制,每年都要换苗,投入的资金多、人力大。今年7月,拼多多搞了一场草莓种植人机大战,我属于AI队的。

 

比赛之前,我挺心虚的,觉得胜算不大,虽然我研究了草莓五六年,却没有真刀真枪操练过,相反,传统种植队都是熟手,都有十几二十年种植经验。

 

到了12月中旬,比赛成绩出炉,我们四个AI队多项指标,整体领先传统农人队。

 

这个结果让我挺振奋的,过去,新手种草莓的前几年,都要经历各种血泪教训,有了AI,将来草莓种植就变得傻瓜化了,不再依赖于传统经验了。而且,即便是种植能手,他们的经验也是基于本地化的,中国这么大,一换地方,经验就不顶用了,但AI不一样,可以调节各种参数,普适性更高。还能减少终端人力的支出,弥补现在农业劳动力的缺口。我们后来测算了一下,应用这套AI方案,云南本地的草莓果农,每亩地平均能够增收4000元左右,未来,我也希望有机会把这个技术落地推广。

 

虽然我从小就被教育,一定要“跳出农门”,但现在,我重新跳回了“农门”。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