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快递小哥获100万房补:真正的高手,都擅长做乘法
财富故事
2020-07-13
01
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到极致
赚钱就是顺道的事
最近,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火了。
他被评定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获得100万购房补贴。不仅如此,还被央视“点名”,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你可能会好奇,一个快递员,他凭什么?
中学毕业的李庆恒,从事快递分拣员已经5年多。刚工作时,为了提高效率,他开始背诵快递上的各种信息,下了很多功夫,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在路上看到某地的车牌,会马上在脑子里过一遍与其相关的所有信息。
“比如说浙A是杭州,我就会把杭州的所有信息,脑子里面过一遍,邮政编码是31000,电话是0571,机场代码是HGH……”
工作期间,公司派李庆恒参加各种技能比赛,他也不负所望,拿回了不少获奖证书。
去年,李庆恒参加“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因表现优异,最终获得了第一名。浙江省人社厅还给他颁发了省级“技术能手”的奖状。 这个证书含金量极高,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极为严苛。但李庆恒能得第一名绝对实至名归。
无论快件上标的是城市、区号、邮编还是航空代码,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分拣。
他能从数百件物品里,一眼就把固体胶、U盘、打火机、人民币、乒乓球……这些航空禁寄物品挑出来。
他能在12分钟内在电脑上完成19票件的派送路线设计,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路线,确保快递准时准确送达。
这些绝活,都是他“自讨苦吃”,刻意练习的结果。
每天早起背诵邮政编码、电话区号,下班后再抽出两个小时练习实际操作……你可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需要10000小时的练习。
但简单重复的1万小时没有任何意义,持续精进是一个“很不舒服”的过程。
比如有些做了十几年饭的家庭主妇,做饭的时长早就超过了1万小时,但厨艺却停留在低级的水平,距离5星级大厨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这样一段话,说出了无数职场人的悲剧:
“我有十年工作经验,不,你只是用一年的经验,工作了十年而已。”
凭借省级“技术能手”的获奖证书,经过层层筛选,李庆恒评上了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获得100万购房补贴。
不仅是他,最近李佳琦也被上海市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并获得落户资格。
从李庆恒、李佳琦的故事里,我看到了这个时代,普通人逆袭的最好机会。
别让自己太舒服,想方设法将手上的每件事做好,把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持续深耕行业。
他们紧盯着事,没盯着钱,反而赚到了大钱。
正如万通创始人冯仑说的那样:“心离钱越远,钱离口袋越近。”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一个视频。BOSS直聘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了一档职场纪实节目,《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
第3集中,已经5年没升职的员工陈大伟找到老板张雪峰,谈升职加薪的事情。
两个人聊到赚钱和做事的关系,张雪峰对陈大伟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很认同:
“我挣钱多是因为我想挣更多的钱,所以我挣了更多的钱。不是这样的,一定是我因为把事做好了,挣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它是顺道的事……”
想挣更多的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渴望,但光想要,是得不到的。
唯有把手头上的每件小事都做好,把领导交代的每项任务都做得漂亮,优秀到别人无法忽视你。升职加薪,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公司无视你的成绩,那也不必生气,换家公司,总有欣赏人才的地方在等着你。
要永远相信,你办成事的能力,才是支撑你赚钱的地基。
想赚钱,先干事,做到极致,钱就变成了附属品。
02
最有价值的职业心态
“为自己打工”
很多人之所以遵循“差不多就行”的做事态度,归根结底是觉得:公司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钱的活,这样才公平,不吃亏。
殊不知抱着这种“打工者心态”,毁掉的人,只能是自己。
前公司曾来过一个极其上进的实习生。
上班第一天就赶上项目上线,有一些杂活没人干,她主动申请加班,和我们一起忙到晚上12点。
其实,第一天上班主要就是熟悉一下工作内容,她完全可以不加班。
之后,这女生的表现也没让人失望,经常主动加班,做事极为认真,领导交代的任务,总能超预期完成。
实习期没到就被提前转正,入职5个月的时候,已升职为运营主管。
我一直记得她在转正演讲上说的一句话:“我加班的时候,虽然会被人认为傻,但我不是为公司打工,我是为自己工作,能力提升了,是我自己的……”
如今,她在行业内的知名公司做运营部leader,是不少公司想挖的对象。
为自己工作的人,不会计较多干了活,老板没给钱,他们只在乎自己的能力有没有提升,价值有没有增加,核心竞争力有没有加强。
在职场,眼光要放长远,如果你只做5千块钱范围内的活,那你永远只值这点钱。
地产大佬冯仑在他的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2019年初,他去了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参加国际防务展。
有个展区有两家中国企业,摆了一些作战服、迷彩服,像个服装店。
他和朋友进了其中一家店,看到一个小伙子在玩手机,也不招呼他们,特别冷淡。
他就主动问小伙子卖的东西有什么特色,没想到那小伙子脑袋也不抬,问三句答一句。
冯仑对小伙子这样的工作态度有点不爽,又多问了几句,得知小伙子是拿钱看摊的,他说道:“对人家给钱的人,你可忒不负责,就这么有一搭无一搭地招呼着客人?”
小伙子冷眼看他:“反正不管卖不卖,他都得给我钱,也没人管我,我就待着呗。”
听完这话,冯仑无奈离开了店,去了相隔不远的另一家店。
巧的是这家也是一个小伙子在看摊,但和上一家明显不一样。
这小伙子人很热情,看到人进来就立即迎上去,不仅给冯仑他们详细介绍什么产品值得买,有什么特点,还把自己所了解的防务展的一些情况都跟他们聊了。
等他们付了钱转身要走的时候,小伙子说:“你们如果有兴趣,我们公司在阿布扎比还有一家更大的店,我可以帮你们联系,找车送你们过去。”
随后,还特意给冯仑画了一幅很详细的地图,给了他们联系电话。冯仑平时也喜欢这些东西,又觉得这小伙子很贴心,就去了那家店,还在里面消费了好几千美元。
这两个小伙子的工作态度,给冯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小伙子,是明显的打工者心态,甚至因无人监管,连本职工作也在糊弄。
而第二个小伙子,是在为自己打工,虽然辛苦,但成长一定也显而易见。日积月累,不会只是一个看摊的。
你身边一定也有这两类人吧?那些抱着“打工者心态”的人,自以为赚了便宜,但日积月累,生活会给他教训。
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扼杀了自己的可能性,把前行的路都堵上了。
经济学家薛兆丰在《奇葩说》说过这样一段话,道出了工作的本质:
“实际上,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不管公司能够维持多久,陪着我们的这份简历会一直陪着我们。”
为自己的简历打工,让自己越来越值钱,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遥遥领先同龄人,未来的路也能越走越宽阔。
03
思维高度决定赚钱速度
真正厉害的人,都做乘法
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差别不是智商,而是认知高度。除了成为“给自己打工的人”,我们也要进一步升级赚钱思维。
谈到赚钱思维,张雪峰在节目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他对员工陈大伟说:
“你实现收入增长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叫加法,第二种叫乘法。举个例子,加法就是你做讲座,一场两场去做,但它是有数的。而你要想办法做成乘法,去做业务,你要想办法把你这个业务,做到让我把你分拆出去,公司就会给到让你满意的股份……”
这段话给了陈大伟很大的启发。他之前根本不懂什么是用乘法赚钱,也没有具体的努力方向。
今年32岁的他,月薪2.5万,但光房贷车贷每月支出就是1.5万。父母还催着他生孩子,再不生,过年都不能回老家。他现在都不敢接家里的电话,经济压力大到压得他喘不过气。
不仅是他,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像陈大伟一样,陷在不知如何增加收入的泥沼里,困惑挣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在我看来,张雪峰提到的用乘法赚钱,就是比加法赚钱更高一级的“个人商业模式”。
什么是“个人商业模式”?
著名天使投资人李笑来,给出的定义是:所谓“个人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个人商业模式分为3种:
第一种:一份时间出售1次。
打零工的人,大多数上班族,都是在用加法赚钱。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但就算你不断提高你的单位时间售价(比如:时薪增加)以及数量(比如:多讲几场讲座),也很容易到达赚钱的天花板,因为人不是永动机,人需要休息。
第二种: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把一次线下讲座录成视频,放在网上重复售卖。或者写一本书,被很多人购买。这都是用乘法赚钱的方式。但大多数人还无法达到这种模式。
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我认为这一种是指数赚钱模式,老板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赚钱。
美团CEO王兴最近写道:“看到某个指标达到1万时,下一步是思考2万还是10万的事,这大概就是线性思维和指数思维的区别。”
1万到2万是加法增长,而1万到10万是指数增长。
思维高度,决定你的赚钱速度。先熟练掌握第一种模式,再不断往第二种、第三种上进化,是你我这些普通人实现成功逆袭的通道之一。
那些本着“为自己打工”的心态努力工作的人,表面上,他把时间售卖给了老板,得到了工资,但与此同时,他也把时间卖给了自己,收获了成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